[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8434.2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魏佳明;李婉;杨润田;郭冬雪;刘志喜;于阳;宋子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池 人工湿地系统 支撑板 污水处理 培养空间 水生植物 污水处理技术 贯通设置 活动连接 开口处 微生物 承载 污水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净化池,内设有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多种微生物,且所述净化池的开口处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净化池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承载水生植物的培养空间,且所述培养空间与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贯通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维护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功能,且可人为监督控制的处理系统。它是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废水处理功能,提高污水净化效果而构筑的,其污水净化功能是天然湿地系统所不可比拟的。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它克服了在污水处理中使用化学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和物理方法治标不治本的缺点,具有投资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但在近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人工湿地技术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水生植物大都漂浮在水面上,当需要对人工湿地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时,往往需要首先将水生植物取出,再进行后续的处理,这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不便于人工湿地的维护,甚至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水生植物的死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水生植物漂浮在人工湿地表面,不便于后期维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湿地系统受环境影响较大,适用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用性广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
净化池,内设有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多种微生物,且所述净化池的开口处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净化池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承载水生植物的培养空间,且所述培养空间与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贯通设置。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净化池内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支撑板套接在所述定位柱上,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所述定位柱往复滑动。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培养空间为成型在所述支撑板上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底部设有一网状支撑结构。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充气结构,所述充气结构具有在供气装置的作用下将所述支撑板托起至脱离与所述净化池的开口接触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净化池的开口接触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充气结构为设于所述支撑板下方周缘的气囊。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气囊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位置设有若干个气体出口。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净化池连通的预处理装置,污水经所述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输送至所述净化池中。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级预处理单元和二级预处理单元,所述一级预处理单元内设有固液分离结构,所述二级预处理单元内设有曝气结构。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二级预处理单元内还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
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装置,所述培养空间为成型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或底壁上设有若干通孔。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