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喷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7039.2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海;马雄风;赵长宝;黄治平;吴晓斐;何源;赵迎辉;蒋华;赵炳利;王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合肥信拓高分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0;B01F2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高宁馨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喷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有射流器的污水管、安装有增压器的喷药管、曝气管;射流器安装在污水管前端,喷药管连接在污水管两侧侧壁上,曝气管连接在污水管顶部侧壁上,喷药管与污水管的连接处位于曝气管与污水管连接处的前端,喷药管喷药方向与污水管内污水流向夹角β为锐角。本发明采用高速流动的污水与高速喷注的注剂汇流来完成污水与注剂的混合,高速流动的污水产生负压加速注剂的喷注速度,以此增强污水与注剂的混合效果,另一方面注剂高速冲入污水中,进一步增加污水的流动速度,使得污水经过喷药管和曝气管时产生的负压压强更大,提高后续喷药混合和曝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淡水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工业的发展直接污染可饮用的淡水,使得淡水资源的存储量越来越少,因此,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目前污水处理大多是将添加有注剂的污水充分搅拌混合后排入曝气池长时间曝气沉淀达到净化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净化步骤繁琐,净化效率低,且使用的设备占用空间大。
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步骤繁琐、净化效率低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喷药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污水处理喷药装置包括:设置有射流器的污水管、安装有增压器的喷药管、曝气管;所述射流器安装在所述污水管前端,所述喷药管连接在所述污水管两侧侧壁上,所述曝气管连接在所述污水管顶部侧壁上,所述喷药管与所述污水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曝气管与所述污水管连接处的前端,所述喷药管喷药方向与所述污水管内污水流向夹角β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喷药管按喷药顺序依次包括:改性剂管、混凝剂管;所述改性剂管向所述污水中喷注改性剂,所述混凝剂管向所述污水中喷注混凝剂。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末端两侧侧壁开设有安装有增压器的絮凝剂管,在所述喷药管依次向所述污水喷注改性剂和混凝剂后,所述絮凝剂管向所述污水中喷注絮凝剂。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管喷注絮凝剂的方向与所述污水管内污水流向夹角θ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末端设置有内径逐渐增大的斗管,所述斗管位于所述絮凝剂管与所述污水管连接处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斗管末端连通有沉降池。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内壁设置有第一增压块,所述第一增压块设置在所述曝气管前端。
优选的,所述喷药管前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增压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高速流动的污水与高速喷注的注剂汇流来完成污水与注剂的混合,高速流动的污水产生负压加速注剂的喷注速度,以此增强污水与注剂的混合效果,另一方面注剂高速冲入污水中,进一步增加污水的流动速度,使得污水经过喷药管和曝气管时产生的负压压强更大,提高后续喷药混合和曝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喷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曝气管与污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喷药管与污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合肥信拓高分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合肥信拓高分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