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物联网智能配电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5066.6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亓晋;沈欢林;孙雁飞;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资源 用户用电数据 用电环境 可读存储介质 智能配电 服务端 物联网 终端 消耗 配置的 用户端 智能化 采集 发送 配置 | ||
一种电力物联网智能配电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端采集对应用电环境下的用户用电数据并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对所接收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用户在不同用电环境下的电力资源消耗模型,并采用所得到的电力资源消耗模型对不同用电环境下用户的电力资源进行配置、上述的方案,可以提高电力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物联网智能配电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背景技术
现代我国电力基础建设逐渐完善,电能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电能已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民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其在照明、电热、通信、网络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能作为一种生产产品,不具有储存保留的能力,所以电能的生产、传送配置极大的受用户电能的消耗量的影响。然而,我国电能使用情况复杂,人民群众用电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问题,使得满足电能的供给愈发困难,出现了诸如供电量的系统峰谷差拉大、时段性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且电煤价格的提升也使得电力配给的成本加大。
因此,如何智能配给电力,减少电能浪费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力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物联网智能配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采集对应用电环境下的用户用电数据并发送至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所述用户用电数据,对所接收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用户在不同用电环境下的电力资源消耗模型,并采用所得到的电力资源消耗模型对不同用电环境下用户的电力资源进行配置。
可选地,所述对所接收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用户在不同用电环境下的电力资源消耗模型,包括:
对所接收的用户用电数据按照用电条件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用电条件下的用户用电数据;
将不同用电条件下的用户用电数据作为特征变量,构建对应的线性回归目标函数;
构建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的损失函数,并求得使得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的损失函数最小的模型参量并代入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得到所述用户在对应用电环境下的电力资源消耗模型。
可选地,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为:
y=w1x1+w2x2+w3x3+......+wnxn+b;
其中,y表示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x1、x2、……xn表示对应用电条件下的用户的用电数测量值,w1、w2、……wn分别表示对应用电条件下的用户的用电数测量值x1、x2、……xn的模型参量。
可选地,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J(w1,w2,…wn)表示所述线性回归目标函数的损失函数,表示第i组用户的用电预测值,yi表示第i组用户的用电数值。
可选地,所述求得使得所述线性回复目标函数的损失函数最小的模型参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5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