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的抗干扰跳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4001.X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卜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B17/318;H04B17/345;H04B17/382;H04B17/309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无线 抗干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的抗干扰跳频方法,该方法结合信道质量和信道受干扰概率来计算信道综合质量,上/下行信道干扰概率的阈值、信道质量的阈值根据用户的业务量需求进行自适应优化设定和调整,只有在上行干扰概率小于上行干扰阈值且上行信道综合质量大于上行质量阈值时,该上行信道才可用并加入上行跳频集,否则将其剔除;只有在下行干扰概率小于下行干扰阈值且下行信道综合质量大于下行质量阈值时,该下行信道才可用并加入下行跳频集,否则将其剔除。本发明能够提升跳频集的信道综合质量,可以避免同频干扰,减少邻频干扰,优化信道资源利用率,提高电力专网的抗干扰跳频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的抗干扰跳频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无线专网系统是工作在223-230MHz频段的无线专网通信系统,使用跳频技术作为抗干扰措施,满足其配网自动化、负荷管理、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电网用户设备服务、应急抢修、特殊区域视频监控六大领域的业务需求。
跳频通信是一种扩频通信,是指载波频率在很宽频带范围内按某种图案(序列)进行跳频。产生跳频载波的可变频率合成器受伪随机序列(跳频序列)控制,使载波频率随跳频序列的序列值改变而改变,也就是在所谓的跳频集中跳频。因此,跳频集的确定为跳频通信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跳频集的确定以信道质量最优为原则,但与传统的LTE通信标准不同,电力无线专网所占用的223-230MHz频段范围内有不少频点会被多个部门不定期地占用,包括:地质矿产部用于遥测水位仪;水利部用于水文遥测;轻工业部用于电子吊秤;国家地震局用于数据传输;建设部用于数据传输;国家气象局用于数据传输等。以上部分用途的频点占用时间存在不确定性,通常为突发占用,这使得该频段的无线通信环境会频繁地发生变化。这种多系统共存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在某个空间区域、频率范围、时间间隔、编码段内的干扰,严重影响电力专网系统的通信质量和数据流量,也给跳频集的确定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的抗干扰跳频方法,能够提升跳频集的信道综合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的抗干扰跳频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的信号强度、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和上行干扰概率,以及获取用户设备的小区参考信号CRS、信道质量指示CQI信号及下行干扰概率;根据所述上行干扰概率、信号强度和SRS计算得到上行信道综合质量,以及根据所述CRS、CQI信号和下行干扰概率计算得到下行信道综合质量;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量设置上行干扰阈值、下行干扰阈值、上行质量阈值和下行质量阈值,其中,所述上行干扰阈值和下行干扰阈值的取值与业务量成正比,所述上行质量阈值和下行质量阈值的取值与业务量成反比;判断所述上行干扰概率是否大于上行干扰阈值、所述上行信道综合质量是否小于上行质量阈值,以及判断所述下行干扰概率是否大于下行干扰阈值、所述下行信道综合质量是否小于下行质量阈值;仅在所述上行干扰概率小于上行干扰阈值且上行信道综合质量大于上行质量阈值时,为上行信道添加可用标识,否则为上行信道添加不可用标识,以及仅在所述下行干扰概率小于下行干扰阈值且下行信道综合质量大于下行质量阈值时,为下行信道添加可用标识,否则为下行信道添加不可用标识;对含有可用标识的上行信道按照上行信道综合质量进行排序后加入上行跳频集,并将含有不可用标识的上行信道在上行跳频集中对应的上行信道剔除,以及对含有可用标识的下行信道按照下行信道综合质量进行后加入下行跳频集,并将含有不可用标识的下行信道在下行跳频集中对应的下行信道剔除。
优选的,所述上行信道综合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C1=(1-N1)*normal(信号强度/SRS)
其中,normal()为归一化函数,N1表示上行干扰概率,C1表示上行信道综合质量。
优选的,所述下行信道综合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4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