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3552.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松;许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1/04 | 分类号: | B60F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轨两用车辆 导向轮机构 过渡架 偏摆架 驱动缸 行驶状态 导向轮组件 铰接 车体连接部 车体 模块化结构 可拆卸的 快速响应 地连接 第一端 可拆卸 轨道 轮轨 公路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导向轮机构具有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包括:过渡架,包括用于与路轨两用车辆的车体可拆卸地连接的车体连接部;偏摆架,偏摆架铰接于过渡架;导向轮组件,连接于偏摆架;和驱动缸,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于过渡架,驱动缸的第二端铰接于偏摆架,驱动缸用于调节导向轮组件与过渡架之间的距离以控制导向轮机构在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过渡架、偏摆架、导向轮组件和驱动缸形成通过车体连接部与车体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本公开的路轨两用车辆及其导向轮机构能缩短轮轨切换时间,提快速响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路轨两用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蓬勃发展,轨道所经区域不断增加,地形及地质也越来越复杂,轨道毗邻地域火灾、水灾、雪灾、地震等灾害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对轨道应急救援需求和反应时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其他功能的轨道车辆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广。
路轨两用车辆与专用轨道车辆相比更加机动灵活,全寿命周期成本低于专用轨道车辆,更能适应现代化节能环保高效率的需要。
公开号为CN202911485U、名称为“导向装置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导向装置。如图1所示,该导向装置包括:轴座1、设置在所述轴座1中的转轴11、设置在转轴11两端的导向轮2、液压缸连接座3、液压缸31、固定座4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4上的连接杆41,液压缸31的一端部连接在液压缸连接座3上,另一端部连接在连接杆41上,固定座4固定在轴座1上,固定座4与轴座1之间还设置有减振块5。通过在固定座4与轴座1之间设置减振块5,导向轮2在铁轨上转动时,导向轮2与铁轨之间产生的振动被减振块5有效的缓解,减弱铁路公路两用车中驾驶室所的振动强度,实现提高了导向装置的减振性能,以优化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效果。
公开号为CN103009945A、名称为“导向轮机构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导向轮机构。该导向轮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5,两个导向轮5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轮轴上设置有轮轴座。每个导向轮5对应设置有导向连杆机构。导向连杆机构包括油缸架1、滑动架2、第一转臂3、第二转臂4和油缸11。油缸架1固定在铁路公路两用车的车架上,油缸11的缸体铰接在所述油缸架1上,滑动架2水平滑动连接在油缸架1上,油缸11的活塞杆与滑动架2的一端铰接,第一转臂3的上端铰接在车架上,第二转臂4的上端铰接在滑动架2的另一端,第一转臂3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转臂4的中部,轮轴座50固定在第二转臂4的下端。滑动架2上开设有滑槽21,油缸架上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21中。
现有技术的路轨两用车辆导向轮机构与底盘连接的铰点较分散,不便于整体拆装,拆装时耗时费力。这些缺点会造成救援不及时、作业转场效率低下、拆卸繁琐且拆卸后散装、车辆功能拓展受限。由于加装路轨装置后,会影响车辆接近角、离去角等,如果在导向轮机构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在公路上长距离行驶则影响公路长距离转场。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旨在缩短路轨两用车辆的轮轨切换时间,提高路轨两用车辆的快速响应能力。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具有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包括:
过渡架,包括用于与所述路轨两用车辆的车体可拆卸地连接的车体连接部;
偏摆架,所述偏摆架铰接于所述过渡架;
导向轮组件,连接于所述偏摆架;和
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架,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偏摆架,所述驱动缸用于调节所述导向轮组件与所述过渡架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所述导向轮机构在所述轨道行驶状态和所述公路行驶状态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3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港口轮胎吊的自动充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