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震荡强度的通信网告警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2500.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6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勇;金从元;余军;魏明;胡记伟;李国徽;李剑军;袁凌;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04 | 分类号: | H04L41/0604;H04L41/142;H04L4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震荡 强度 通信网 告警 数据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震荡强度的通信网告警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网运维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并统计考察周期内故障源的历史告警总量,统计各故障源各类超短告警量,计算考察周期内各故障源发生超短告警的速度、比率;计算各故障源的震荡强度,计算全网发生各级超短告警的故障源比率及全网告警震荡强度。本发明能实现对通信网络告警震荡程度的量化计算和评价,指导运维生产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运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震荡强度的通信网告警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网对安全要求很高,告警是反映网络安全的主要数据。对告警的科学分析有助于反映网络安全状况和运维状况,从而进一步指导网络运维工作。
通信网络通过告警主动数据上报来及时反馈网络运行的状态,告警数据反映了通信网络安全和运维工作的基本状况。
当前通信网对网络中设备产生的告警大多以真实呈现为基本功能,而对整体上的告警数据缺乏统计分析,特别是缺乏通过告警分析,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定量的描述。
当前通信网络的运维,缺乏与告警数据相关的、可用于通信网络的安全评估的可量化指标,主观的而不是基于数据事实的评价网络运行状态和运维工作状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通信网络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告警进行快速的响应处理,但是并没有对海量告警数据的系统性分析,缺乏以量化的指标来反映网络中告警发生的震荡程度,以及发生告警的不同告警源的震荡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震荡强度的通信网告警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通信网络告警震荡程度的量化计算和评价,指导运维生产工作。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震荡强度的通信网告警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并统计考察周期内故障源的历史告警总量,统计各故障源各类超短告警量,计算考察周期内各故障源发生超短告警的速度、比率;
计算各故障源的震荡强度,计算全网发生各级超短告警的故障源比率及全网告警震荡强度。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超短告警包括5个等级:t2、t5、t10、t30、t60,分别代表告警持续时间为:不超过2秒、2秒到5秒、5秒到10秒、10秒到30秒、30秒到60秒。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考察周期内各故障源发生超短告警的速度、比率,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考察周期T内发生按持续历时分类为r级的超短历史告警的速度,公式为:
为考察周期T内故障源D发生分类为r的超短告警事件的速度,N(d)r为考察周期T内发生按持续历时分类为r级的超短历史告警数量;
计算考察周期T内各类超短告警的比率,公式为:
其中,为在考察周期T内故障源D发生分类为r的超短告警事件的比率,N(d)hT为考察周期T内发生的全部历史告警数量。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各故障源的震荡强度,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故障源D的第r类超短告警震荡强度公式为:
其中,εr为持续历时r级的告警震荡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