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用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823.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彬彬;李仁才;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金兰金盈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21/08;C22C21/16;C22C21/00;C22C1/02;C22F1/04;C22F1/047;C22F1/043;C22F1/05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铁内 装饰 电路 桥架用 铝合金 材料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用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涉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Al作为主料,Cu、Fe、Mg、Si作为第一辅料,稀土金属Y、Nd、Eu作为第二辅料,经所述加工步骤制得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用铝合金材料,所制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并且使用性能优异,常温下抗拉强度达到45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350MPa以上,无缺口冲击韧性达到25J/cm2以上,延伸率1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用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架在电力行业当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通常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能够承载电缆线的重量,对电缆线进行很好地固定,保证电缆线不会轻易的折断。并且,桥架节省了对金属材料的消耗,又能够保证电缆材料可以正常使用,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都不会出现坍塌的现象。
高铁,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铁内配置了很多电路,为了固定和保护电路需要采用电路架桥。目前,常采用铝合金作为电路架桥的装饰材料,具有质轻、力学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优良的特性。
强度和韧性是铝合金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增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理想的铝合金材料应该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较好的韧性,但通常的铝合金材料无法兼具这两种使用性能。
为了满足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的使用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制得的铝合金材料质轻,使用性能稳定且使用性能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用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操作步骤明确且重复性好,所制铝合金材料使用性能优异,常温下抗拉强度达到50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400MPa以上,无缺口冲击韧性达到25J/cm2以上,延伸率15%以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铁内装饰电路桥架用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如下原料,Cu 0.5-5%、Fe 0.5-5%、Mg 0.5-5%,Si0.1-1%,Y 0.05-0.5%,Nd 0.05-0.5%,Eu 0.05-0.5%,余量为Al;
(2)一次熔炼:将Al、Cu、Fe、Mg、Si放入真空熔炼炉中,抽真空至8×10-3Pa,并升温至720-770℃恒温熔炼1-2h,停止抽真空,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5×102Pa,继续升温至980-1030℃恒温熔炼1-2h,然后加入Y、Nd、Eu,继续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3×103Pa,继续升温至1180-1230℃恒温熔炼0.5-1h;
(3)冷却处理:将熔炼所得合金液以3-8℃/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待温度降至930-980℃时保温1-2h,然后继续以3-8℃/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待温度降至720-770℃时保温2-4h;
(4)二次熔炼:将上步所制合金液再于真空熔炼炉中抽真空至50Pa,并升温至980-1030℃恒温熔炼0.5-1h,继续向真空熔炼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至2×102Pa,继续升温至1180-1230℃恒温熔炼0.5-1h;
(5)铸锭:将上步所制合金液以3-8℃/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待温度降至520-570℃时保温2-4h,得到铝合金铸锭;
(6)压制:将铝合金铸锭压制成所需规格的铝合金型材,以用于高铁内电路桥架的装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金兰金盈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金兰金盈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