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1743.7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才;张文铿;罗育峰;孟凡虎;陈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信号 转换模组 聚合 移动终端 模组 信号发送区域 信号接收区域 信号传输 处理端 信号源 传输 传输介质 柔性信号 使用寿命 转换 申请 | ||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区域和第二信号区域,所述第一信号区域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信号聚合模组和第一信号转换模组,所述第二信号区域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信号聚合模组和第二信号转换模组,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组通过柔性信号传输介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聚合模组,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区域中待发送的多路信号源进行聚合,得到第一聚合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组,用于将所述第一聚合信号转换为第一传输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传输信号经所述柔性信号传输介质传输到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组;
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组,用于对所述第一传输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传输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聚合模组,用于将所述第二传输信号分散到所述第二信号区域中对应的信号处理端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聚合模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毫米波聚合芯片以及第一毫米波传输芯片,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组为第一毫米波导转换器,所述第一毫米波传输芯片与所述第一毫米波导转换器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聚合模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毫米波聚合芯片以及第二毫米波传输芯片,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组为第二毫米波导转换器,所述第二毫米波传输芯片与所述第二毫米波导转换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聚合模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太赫兹聚合芯片以及第一太赫兹传输芯片,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组为第一太赫兹波导转换器,所述第一太赫兹传输芯片与所述第一太赫兹波导转换器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聚合模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太赫兹聚合芯片以及第二太赫兹传输芯片,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组为第二太赫兹波导转换器,所述第二太赫兹传输芯片与所述第二太赫兹波导转换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信号传输介质为介质波导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波导片的材质为聚酰亚胺、聚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丙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聚合模组为第一调制解调模组,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组为第一光电转换器;所述第二信号聚合模组为第二调制解调模组,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组为第二光电转换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信号传输介质为光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可折叠连接的第一子机体和第二子机体,所述第一信号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机体内,所述第二信号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机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体和所述第二子机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柔性信号传输介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区域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转轴,并与所述第二信号区域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三子机体和第四子机体,所述第一信号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三子机体内,所述第二信号区域设置于所述第四子机体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机体设置有滑轨,所述第四子机体设置有滑块,所述柔性信号传输介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区域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轨,并与所述第二信号区域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信号区域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区域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7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设备及器件回缩方法
- 下一篇:指示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