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320.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5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琦丽 |
主分类号: | B27C9/00 | 分类号: | B27C9/00;B27C9/04;B27M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魏敬宣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箱 加工 打孔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养蜂设备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立架一和立架二,工作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和主动轮,且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带锯连接,横梁上设置有二级驱动机构,横梁上固定有竖直向下的支架一,支架一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定轴转动连接转轴一和转轴二,转轴一一端可通过二级驱动机构连接从动轮,另一端通过传动杆组连接钻头,转轴一的中部通过带轮组件连接转轴二,工作台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支架二,支架二上滑动连接间歇机构,转轴二的一端可与间歇机构连接。该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切割打孔一体话同时进行,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能耗,提高作业安全性,提高打孔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蜂设备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蜂类的养殖历史悠久,蜂类的养殖种类有多种,比如,蜜蜂、马蜂等,在人工养蜂过程中通常需要制作蜂箱,以便给蜂类提供巢穴,在蜂箱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箱板进行切割,切割定型后的箱板需要进行打孔,以便后期的安装,通常在制作箱板时,切割设备和打孔设备是相互单独的,因此需要对先对箱板进行集中切割,然后再集中打孔,这样不仅会导致设备空置率高,而且降低效率,因此目前就提处理一种能够切割和打孔一体的设备,比如:申请号201510615627.2公开的一种用于胡蜂养殖的木桶加工机,其将钻头和锯片安装在同一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利用锯片切割箱板,利用钻头打孔,但是这种方式,锯片和钻头会一直在同步转动,一方面在锯片切割箱板时钻头的转动会对操作者的手部进行触碰伤害,而在钻孔时,转动锯盘也会对操作者进行伤害,比较危险,而且同时转动的钻头和锯盘消耗的能量更多,不利于节能,在进行钻孔时,箱板需要处于竖直状态,因此需要额外的定位机构提供竖直基准面才能够确保打孔垂直度复合要求,增加了打孔难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箱加工的裁切打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结构相同的立架一和立架二,立架一和立架二相互平行并竖直固定,立架一和立架二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立架一和立架二的中部之间固定有水平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和主动轮,且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带锯连接,主动轮通过链条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横梁上设置有用来传递驱动力的二级驱动机构,横梁上固定有竖直向下的支架一,支架一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定轴转动连接转轴一和转轴二,转轴一一端可通过二级驱动机构连接从动轮,另一端通过传动杆组连接钻头,转轴一的中部通过带轮组件连接转轴二,工作台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支架二,支架二上滑动连接间歇机构,转轴二的一端可与间歇机构连接,间歇机构与传动杆组定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工作台上开设有对带锯避让的通孔一以及对钻头避让的通孔二。
优选的,二级驱动机构包括摩擦盘和固定在从动轮中心轴处的多棱杆二,多棱杆二上滑动套接有转套二,转套二一端固定在摩擦盘的中心处。
优选的,二级驱动机构还包括气缸和吊杆,吊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横梁下表面的滑槽一内,且滑槽一为燕尾型槽,吊杆的下端固定有轴承一,且轴承一的内圈固定套接在转套二的外侧,气缸固定在横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吊杆,气缸电连接开关,且开关位于立架二上。
优选的,转轴一的一端固定有转盘,且转盘所在面与摩擦盘垂直,转盘的边缘可与摩擦盘的盘面接触。
优选的,带轮组件包括转轴一的中部固定的主带轮和转轴二上固定的副带轮,主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副带轮,转轴二指向间歇机构的一端固定有齿轮。
优选的,间歇机构包括方框、弹簧和升降杆,支架二的内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竖直走向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二,升降杆滑动连接在滑槽二内,方框与升降杆指向从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方框的下端通过弹簧与工作台连接,升降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轴承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琦丽,未经林琦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削万向仿型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屑的木工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