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玉兰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9723.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兰益;李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苗 枝条 靠接 拉线 种植 快速生长 树苗移栽 园林观赏 枝条修剪 盛花期 根系 矮化 可控 美观 嫁接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玉兰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树苗移栽;(2)树苗整理;(3)树苗靠接;(4)枝条拉线;(5)接后管理;(6)枝条修剪。本发明的采用将多棵树苗采用靠接的方法嫁接在一起,使得树苗拥有多个发达的根系,同时为树苗供给营养,促进树苗快速生长,同时通过枝条拉线,矮化树形,使得树形美观可控,便于园林观赏种植,定值3年后即可进入盛花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玉兰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白玉兰(学名:Magnolia denudata),园林观赏植物,玉兰原产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早春白花满树,艳丽芳香,为驰名中外的庭园观赏树种。
在白玉兰移植过程中,最让人关心的是白玉兰的快速生根,生根好坏直接影响到白玉兰的质量和成活率,而且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炭疽病病害的影响,导致树体受到损伤,降低白玉兰的绿化价值。同时,白玉兰多为高大的乔木,可高达25m,径粗可达200cm,其生长周期长,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当时却不利于推广,难以满足现有的需求。因此通过将白玉兰矮化种植能够有效的缩短其生长周期,利于在园林种植绿化观赏方面进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根迅速,根系发达,不易感病的白玉兰的种植方法,通过矮化处理,树苗生长迅速,树形美观可控,便于园林观赏种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白玉兰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树苗移栽:选取至少两棵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白玉兰树苗,树高在50-70cm,将白玉兰树苗带土球相邻进行移栽,选取长势更佳的树苗作为主树栽种在中间,其余作为副树均布在主树四周,树苗入穴覆土后浇透定根水;
(2)树苗整理:在确保树苗存活后,将主树和副树的侧枝、枯枝、病枝去除,主树保留顶端叶片,副树在30-40cm处截顶;
(3)树苗靠接:将副树的顶端朝向主树方向切削成细长的楔形口,主树上先刮除外层老皮,露出鲜活形成层,切削出相应大小的嫁接口,采用靠接法将副树顶部的楔形口靠接在主树的嫁接口上,用微孔保鲜膜扎缚固定;
(4)枝条拉线:在靠接20-30天后,在树苗周围30-50cm处依据树苗枝条的长势立桩,拉线一头设置在树苗的主干枝条及大侧枝上,控制枝条与地面的角度为60-70°,绷紧拉线,另一头固定在桩上;
(5)接后管理:在主树和副树半径1m内添加后3-15cm后的优质土壤,并对土壤及全树喷洒增强营养液,在嫁接完成后的1-2个月去除微孔保鲜膜,三个月后进行正常水肥管理,在生长的过程如有主树或副树感染病害,则将相应的主树或者副树去除;
(6)枝条修剪:在每年的1-2月,修剪下垂枝条,保证最低的枝条至少离地面40cm;每株白玉兰选留分布均匀的2-4个主枝,疏除密集、细弱的枝条,主枝上相距30-40cm留1-2条大侧枝;从基部剪去树冠内部及剪口处抽生的徒长枝。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主树与副树之间的距离在10-50cm。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选取的白玉兰树苗的直径在3-7cm。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楔形口上窄下宽,长度在3-10cm。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将主树与副树靠接后,喷淋杀菌剂及生长剂再扎缚微孔保鲜膜。所述的杀菌剂可以是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生长剂可以是萘乙酸、赤霉素、胺鲜酯(DA-6),6—苄基氨基嘌呤等。按照常规方法加水稀释调和后喷洒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9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园氮流失阻控的生物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大果型椪柑的种植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