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8083.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怡;张彦军;侯钰龙;沈三民;张会新;任建云;吴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传感器 微控制器 总线传输 信号调理模块 总线通信模块 采样保持器 电源模块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依次串接 路由器 电源 应用 | ||
本发明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属于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微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依次串接AD转换模块、采样保持器、信号调理模块后与振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还与沙克总线通信模块的SPI接口相连;所述沙克总线通信模块通过导线与路由器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向微控制器、AD转换模块、采样保持器、信号调理模块、振动传感器提供电源;本发明应用于数字振动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属于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弹箭产品对总线系统的应用很少,即使使用其应用情况和效果也不太理想,大部分情况下使用422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极少数情况下采用1553B或CAN总线,总体而言,弹箭总线不仅普及率低,应用层次也不高,点对点数据传输模式在弹箭测量系统中还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基于弹箭总线传输数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其研发制作与使用成本较高,制约着传感测量系统和整体弹箭性能的提升。
基于弹箭总线测量的振动传感器在使用上存在以下的不足及局限性:
(1)设备连接关系总体表现为树状单向串联方式,这是所有网络架构中效率和可靠性最低的一种,数据从树叶汇聚传输到树根,前端到后端一路串行传递,不具备单独访问某一台单机的能力;
(2)在该类型总线中任何一个设备出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链路数据传输故障,可靠性低;排查某一个设备的问题,必须整个链路同时工作,一个一个设备代换排查,排除故障效率低;
(3)所有设备间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接口独立设计,工作量大,一般不可互换;
(4)电缆网规模较大,结构复杂,需要技术人员精心设计,设计周期长,易发生设计和生产错误,最终做出的电缆网产品尺寸重量大,结构复杂,使用装配困难,故障率高,列装保障设备数量多,可靠性低;
(5)单机与系统需要多次接口匹配试验,难以做到数据传输的标准化和产品化;
(6)通讯码率低,难以满足批量噪声、图像、视频信号的传输需求;
鉴于上述弹箭总线存在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数字振动传感器的采集及传输系统进行相应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数字振动传感器,包括微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依次串接AD转换模块、采样保持器、信号调理模块后与振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还与沙克总线通信模块的SPI接口相连;
所述沙克总线通信模块通过导线与路由器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向微控制器、AD转换模块、采样保持器、信号调理模块、振动传感器提供电源。
所述沙克总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信号发送芯片U1、电缆驱动器U2、信号接收芯片U3、数据恢复器U4,所述沙克总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信号发送芯片U1的1脚-11脚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信号发送芯片U1的30脚串接电阻R17后接地;
所述信号发送芯片U1的31脚串接电阻R18后接地;
所述信号发送芯片U1的18脚串接电阻R20后接地;
所述信号发送芯片U1的23脚串接电阻R19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