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及其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7780.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奇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2/34;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块 极片 电极材料 导电板 集流体 区域化 电池 限流 熔断 内部短路 相邻区域 导通 电池设计 绝缘材料 隔热层 隔液层 结构件 容纳层 灾难性 正负极 燃烧 爆炸 | ||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及其电池,该电池的正负极极片采用区域化的设计。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于集流体两侧的电极材料。集流体包括至少一层导通电子的导电板,导电板被分成多个区域块,相邻区域块之间设有可通过发生熔断进行限流的电子限流部分。相应的,电极材料亦可被分成多个区域块。电子限流部分设有促进熔断顺利进行的隔液层、隔热层,以及容纳层。相邻区域块之间设有一层绝缘材料。极片中设有连接各区域块的结构件,以提高极片的机械强度。本发明可限制导电板区域块、电极材料区域块在发生内部短路之时的电子相互导通,从而显著降低电池的内部短路电流,避免燃烧、爆炸等灾难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和这种极片组成的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测试和实际使用过程中,正极、负极之间容易发生内部短路而出现起火、燃烧、爆炸,引起安全事故。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设计上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壳体、电解液、隔膜、电极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阻断或者减小短路。例如CN2762362Y提出了在电池壳体上设置安全阀、保险丝或者热敏电阻;CN1145233C提出了PTC电极技术。但是,以上这些方法,都不能将内部短路点与周围电极区域有效的隔断开来,难以减小电池整体的离子电流或者电子电流,也就难以控制涌向内部短路点的电流大小,难以显著的降低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发生内部短路以后的危险性。因此,需要补充开发其他的技术方案。同时,某些其他电化学体系的装置,也面临着相同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和这种极片组成的安全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于集流体两侧的电极材料;集流体包括至少一层导通电子的导电板,导电板被分成多个区域块,相邻区域块之间设有可通过发生熔断进行限流的电子限流部分。当电池在外部原因(例如穿刺、挤压),或者内部原因(例如锂枝晶穿透隔膜)形成内部短路的情况下,电池极片不同区域块之间的电子相互导通得到有效限制,电池内部短路电流比传统电池小很多,升温速度大大降低,因而很难发生燃烧、爆炸等灾难性问题。
一种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于集流体两侧的电极材料;至少有一层电极材料被分成多个区域块,相邻区域块之间设有可通过发生熔断进行限流的电子限流部分。该设计的原理、效果,与导电板的情况类似。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电极材料的电子体积电阻率较低,厚度又远远超过导电板,如果不进行区域化设计,会在电子限流部分熔断以后,起到相邻导电板区域块之间的电子导通“桥梁”,使电流限制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因为并联分流的基本原理,使电子限流部分的熔断机制不能进行。在这些情况下,有必要将电极材料进行区域化设计。
区域块可以是任意形状;可以在与极片长度、宽度方向存在着任意夹角的两个方向上设计区域块。最简单的方式,是区域块为长方形,而且分别平行于极片的长度、宽度方向,即夹角为零。
进一步地,导电板的材质采用金属材料、PTC材料、导电高分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组合。
进一步地,电子限流部分的材质采用金属材料、PTC材料、掺入了PTC材料的电极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组合。
进一步地,电子限流部分与区域块一体式连接。即电子限流部分与区域块原本就是一体的。
进一步地,电子限流部分通过涂覆、包覆、机械压合、热熔、焊接、铆接、粘结、电镀和蒸镀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者其组合与区域块相连。
进一步地,电子限流部分是通过成孔、薄化或窄化工艺形成的;成孔时相邻孔之间的间距为0.1mm~50mm,优选0.5mm~5mm;薄化时薄化处的最小厚度,优选的,小于未薄化处的50%;窄化时窄化处的最小宽度,优选的,小于未窄化处的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奇,未经何志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7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