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4817.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石斌;李小玲;张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森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02 | 分类号: | H04B13/02;H05K5/02;H05K7/20;H01Q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低频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包括防护箱、大功率功放散热器、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大电流导电滑环、绕线盘、滤波器、滤波器屏蔽罩、接收天线、微控制器和电源。本发明的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通过一体化集成透地通信系统的各个部件在防护箱内,使得应用更加便捷,同时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可以自由收放,通过大功率功放散热器能够更加高效的热量释放,多层滤波板结构紧凑,屏蔽性能优良,整体结构布局合理,能够很好发挥设备的各项通信性能指标,以及采用特低频的工作频段,有效的确保更好的透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矿业的安全生产对经济发展和能源储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持矿井通信联络通畅是矿业安全生产和灾后快速有效救援的重要保障,目前应用于矿业生产救援中的通信系统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有线通信系统在矿井日常的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有事故发生时,有线线路设备容易损坏处于瘫痪状态;而透地通信系统因其可靠性高、事故中生存能力强的特点在矿业安全生产及井下事故救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透地无线通讯,同时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通信系统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具有设计合理、稳定性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包括防护箱、大功率功放散热器、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大电流导电滑环、绕线盘、滤波器、滤波器屏蔽罩、接收天线、微控制器和电源;
防护箱为箱体式结构;大功率功放散热器固定设置于防护箱的底部;绕线盘固定在大功率功放散热器上,且绕线盘置于防护箱的一侧;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通过大电流导电滑环连接绕线盘,并使得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盘绕在绕线盘上;滤波器设置于滤波器屏蔽罩内部,且滤波器连接接收天线;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滤波器和接收天线;电源分别连接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滤波器、接收天线和微控制器;
以及,防护箱连接绕线盘一侧的侧面设有天线环形孔;滤波器、接收天线分别连接大功率功放散热器。
优选地,防护箱采用高强度塑料材质制造。
优选地,大功率功放散热器采用铝基板制造。
进一步优选地,铝基板为金属基覆铜板,且铝基板包括电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
优选地,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和接收天线为低频铁体方形磁棒天线。
优选地,大电流导电滑环通过法兰盘连接绕线盘。
优选地,还包括绕线盘保护壳,且绕线盘保护壳将绕线盘、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大电流导电滑环包裹在内部;绕线盘保护壳上设置有保护壳开孔。
优选地,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的工作频率为300-3000Hz。
本发明的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通过一体化集成透地通信系统的各个部件在防护箱内,使得应用更加便捷,同时大电流柔性电缆天线可以自由收放,通过大功率功放散热器能够更加高效的热量释放,多层滤波板结构紧凑,屏蔽性能优良,整体结构布局合理,能够很好发挥设备的各项通信性能指标,以及采用特低频的工作频段,有效的确保更好的透地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中防护箱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特低频的透地通信系统中防护箱底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森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森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复合型生命探测系统
- 下一篇:基于微振识别技术的无线音频生命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