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3945.7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歆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1/04;G08B19/00;A61B5/0205;A61B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设备 快速 呼救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碰撞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发生碰撞,若发生碰撞,获取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根据生命体征信息判断是否自动报警,若确定自动报警,则在自动报警之前,获取人体的位置信息,再进行自动报警,本方法在人体发生意外事故碰撞时通过碰撞检测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同时根据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确定是否自动报警,与现有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相比,只要检测到人体发生碰撞且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异常,即会自动报警,进而实现报警及时、有效,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解决了救援不及时,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降低了伤亡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健康运动状况也更加关注,因此,随之催生出穿戴式智能设备,其实现了对日常穿戴物品的智能化设计和开发,例如常见的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然而当人们遇到危险时,最直接的应及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向周边大声呼救、打电话报警、寻求专业机构救助、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求助信息,以上方式均存在求救信息的通知范围过小,无法通知到足够多有能力进行救助的人员,或者求救通知距离过远,如警察局或医院 在几公里外,而导致遇险者无法快速获得有效的帮助,使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紧急呼救功能,就成了智能穿戴设备设计研发的方向,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使用方便、响应及时的智能穿戴式紧急呼救装置,是智能穿戴设备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在人们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自动报警,响应及时、有效,使人们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在人们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自动报警,响应及时、有效,使人们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呼救方法,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上的碰撞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
步骤b、控制单元控制判断单元对步骤a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发生碰撞,若发生碰撞,控制单元即控制生命体征检测单元对人体进行检测,获取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获取的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
步骤c、控制单元将获取的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判断单元,判断单元根据接收的信息判断是否自动报警,若确定自动报警,则在自动报警之前,定位单元对人体进行定位,以获取人体的位置信息,而后控制单元通过通讯单元进行自动报警,同时将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和人体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的碰撞检测单元采用撞击传感器,通过撞击传感器进行碰撞检测。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主要包括心跳、脉搏、血压、体温、呼吸次数以及运动状态等。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根据获取的生命体征信息判断是否确定自动报警主要为:根据设定的生命特征信息中每项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判断碰撞后获取到的生命体征信息中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若都正常,则不会自动报警,若有其中一项或多项生命体征不正常时,则自动报警。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的自动报警实现方式主要为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通讯单元以电话或信息的方式通知有关部门,在通知有关部门的同时能够将人体的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给有关部门。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的自动报警只有在碰撞检测单元检测到发生碰撞并且生命体征检测单元检测到人体生命体征信息异常的情况下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歆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歆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