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及应用该极片的电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51413.X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韩翔龙;李翔;胡乔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饶智彬 |
| 地址: | 3521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 ||
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材料层,和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所述集流体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所述活性材料层设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突出部的表面;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间隙。所述极片有利于提高能量密度且安全耐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极片的电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极片和一种应用所述极片的电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和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耐用性、循环性能等相关需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能量密度且安全耐用的的极片。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极片的电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材料层,和与所述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
所述集流体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延伸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
所述活性材料层设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突出部的表面;
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极耳超出所述突出部。
进一步的,所述极耳与所述突出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区。
进一步的,所述极耳包括导电区;所述导电区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绝缘区,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集流体为复合集流体,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高分子层和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层表面的金属层;其中,
所述导电区由所述主体部延伸而成;
所述绝缘区由所述导电区的高分子层延伸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区设置于所述突出部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集流体为复合集流体,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高分子层和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层表面的金属层;其中,
所述绝缘区由所述突出部的高分子层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突出部的长度为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毫米。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突出部的长度为2毫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所述第一极片及所述第二极片中的至少一个为如上所述的极片;其中:
所述第一极片设置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设置有第二极耳;
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堆叠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耳弯折并与外接极耳焊接形成转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转接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突出部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片的间隙包括设有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一间隙及未设有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对应所述第二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1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