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态滤床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6887.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林鹏;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床 好氧池 输水管 微生态 种植基质层 固定支架 出水处 进水处 进水口 污泥斗 溢流板 溢流槽 织布层 从上到下 降解效率 水流方向 出水口 砾石层 砂石层 小负荷 上端 阀门 首端 尾端 下层 能耗 污水处理 水体 铺设 上层 建造 污染 种植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态滤床,包括进水口,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上端连有溢流板的首端,溢流板的尾端与好氧池的进水处连接,好氧池内设置若干MBBR固定支架和污泥斗,MBBR固定支架上设置有MBBR填料,污泥斗位于沿水流方向的末端,好氧池的出水处连有输水管的进水处,输水管上设置有阀门,输水管的出水处位于滤床上方,滤床内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种植基质层、上层土工织布层、砂石层、下层土工织布层和砾石层,种植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滤床底部设有出水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生态滤床,适用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水体,或较小负荷的污水处理,具备降解效率高、能耗较低、建造成本低、便于维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态滤床,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水、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河流等天然水体,导致水体污染。与此同时,湖泊、池塘等水体缺乏流动性,而其自净能力有限,面临着水质恶化的问题。常用的水环境修复方法包括环境调水、打捞淤泥、药剂处理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以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目前利用生物治理的方法,例如微生态滤床方法,对环境友好,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应用较广。然而现有的生态滤床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生态滤床成本高,能耗较大,景观效果差,处理能力低,难于维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降解效率高、能耗较低、建造成本低、便于维护的复合微生态滤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生态滤床,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上端连有溢流板的首端,所述溢流板的尾端与好氧池的进水处连接,所述好氧池内设置若干MBBR固定支架和污泥斗,所述MBBR固定支架上设置有MBBR填料,所述污泥斗位于沿水流方向的末端,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处连有输水管的进水处,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输水管的出水处位于滤床上方,所述滤床内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种植基质层、上层土工织布层、砂石层、下层土工织布层和砾石层,所述种植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滤床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溢流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15°。
所述好氧池的深度20cm~50cm。
所述MBBR固定支架与所述好氧池内水流方向垂直。
所述MBBR填料上附着由好氧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
所述阀门为电磁阀。
所述滤床内壁由水泥或者砖筑成。
所述种植基质层深度为深度20~40cm。
所述砂石层深度为深度10~30cm。
所述砾石深度为深度15~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的溢流槽、溢流板设计可以让进入好氧池的水溶解较多氧气,同时宽浅形的好氧池有助于污水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MBBR填料有助于好养微生物附着,并帮助好氧微生物与水流充分接触,为好氧池中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了污水中有机质的分解效率。由于不需要常规好氧池所需的曝气设备,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能耗。
2、好氧池的污泥斗便于收集和排出由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污泥,有助于污泥的进一步利用。整个好氧池相当于对污水进行了高效的预处理,分解其中的有机质并分离出污泥,降低了滤床分解有机质的负担,减少了滤床内的污泥产生量,从而节省日常清理滤床中污泥的工作量,因此相比于常规微生态滤床更易于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