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两相流分配器与气液两相流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6727.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斌;郭维军;丁梅峰;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5/43 | 分类号: | B01F25/43;B01F23/20;B01F35/81;B01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分配器 分配 方法 | ||
1.一种气液两相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气液两相流分配器设有混合管(1)、分配腔筒体(6),混合管(1)的出口与分配腔筒体(6)的入口相连,分配腔筒体(6)的另一端设有端板(13),混合管(1)内沿轴向设有螺旋板(3),螺旋板(3)的内侧边与杆件(4)的外表面相连,外侧边与混合管(1)的内表面相连,相邻两圈螺旋板(3)、杆件(4)的外表面与混合管(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螺旋流道,混合管(1)为渐缩管道,呈截头圆锥面形,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混合管(1)的母线与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10度,螺旋板(3)为正圆锥螺旋面形,沿混合管(1)的轴向,在一个混合管(1)入口直径的长度上,螺旋板(3)的圈数为2~5圈,混合管(1)的入口附近设有节流孔板(2),混合管(1)的出口附近设有分布板(5),分配腔筒体(6)的入口附近设有支架(7),沿分配腔筒体(6)的轴心线设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的一端支撑于支架(7)上,另一端从端板(13)上的开孔伸出,在支架(7)与端板(13)之间,分配腔筒体(6)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隔板(8),转动轴(10)的外表面上设有转动隔板(9),分配腔筒体(6)、转动轴(10)、端板(13)与支架(7)之间形成横截面为圆环形的空间,固定隔板(8)和转动隔板(9)将该空间分隔成第一分配腔(151)和第二分配腔(152),端板(13)上设有第一分配腔出口管(11)和第二分配腔出口管(12),第一分配腔出口管(11)与第一分配腔(151)相通,第二分配腔出口管(12)与第二分配腔(152)相通;
使用上述的气液两相流分配器进行气液两相流分配的方法是:气液两相流进入混合管(1),首先流经节流孔板(2)上的节流孔,流速提高并进行预混合,再进入螺旋流道内螺旋流动,进一步充分混合,成为混合均匀的均相流状态的气液混合物,之后气液混合物流经分布板(5)以及支架(7),进入第一分配腔(151)和第二分配腔(152),第一分配腔(151)中的气液混合物从第一分配腔出口管(11)流出,第二分配腔(152)中的气液混合物从第二分配腔出口管(12)流出,旋转转动轴(10),使转动轴(10)和转动隔板(9)绕转动轴(10)的轴心线转动,以改变第一分配腔(151)与第二分配腔(152)的容积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7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