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刺破型发热元件的电子烟雾化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4927.2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华;韩熠;李寿波;张霞;朱东来;巩效伟;赵伟;陈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任文娟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元件 刺破型 导液 烟液 加热雾化 导气孔 烟雾化 储液部件 导通连接 发热部件 加热元件 控制系统 储液仓 传统的 导线孔 电连接 密封膜 雾化芯 再利用 支撑件 刺破 导出 烧焦 电源 开口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刺破型发热元件的电子烟雾化芯,其包括:雾化芯(100)包括外壳(101)、储液部件(102)和发热部件(103),导线(1023)穿过第一导线孔(1011)与发热元件支撑件(1032)、电源和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导气孔(1012)与第二导气孔(1037)气流导通连接。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采用导液棉进行导出烟液后再利用加热元件进行加热雾化烟液的方法,采用刺破型发热元件将储液仓开口端的密封膜刺破并对烟液进行加热雾化,本发明避免了采用导液棉所带来的高温下导液棉烧焦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刺破型发热元件的电子烟雾化芯。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烟雾化器无论是储液棉式或储液仓式,还是封闭式或可重复注油式,均存在以下问题:(1)抽吸时如需改变烟液口味,需要更换雾化器或者重新填充烟液,前者需要在产品中配置多个雾化器,增加整体产品的体积和重量,而且不便于消费者随身携带和随时更换,后者通常只能填充相同口味烟液,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填充烟液的步骤,另一方面如要抽吸不同口味,需要购买不同口味的产品,增加消费成本;(2)雾化器储液装置中的烟液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整体性质不可控,特别是类似烟碱等物质容易发生氧化变质,经常出现口味改变的情况,此时只能更换雾化器或重注烟液;(3)目前很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混合口味,主要是通过购买不同口味烟液进行口味调配后抽吸,这种方式更适用于电子烟老烟民或调香内行人士,而对于电子烟新手或不熟悉调香的人士,操作难度较大;(4)雾化器中的导液棉、储液棉等材料在高温下有烧焦的可能性,不但影响抽吸口感而且还会带来健康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刺破型发热元件的电子烟雾化芯,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子烟中电子烟液性质不稳定、雾化器中导液棉、储液棉高温下存在烧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刺破型发热元件的电子烟雾化芯,其包括:
雾化芯100包括外壳101、储液部件102和发热部件103,外壳101上设有第一导线孔1011和第一导气孔1012;储液部件102包括储液芯片1021、PCB板1022和储液芯片支撑件1024,储液芯片支撑件1024上设有容纳PCB板1022的PCB板容纳槽1026,储液芯片1021固定在PCB板1022上;发热部件103包括发热元件1031、导线1023和发热元件支撑件1032,发热元件1031上设有引脚1034,发热元件支撑件1032上设有容纳发热元件1031的发热元件容纳槽1036和第二导气孔1037,发热元件容纳槽1036的槽壁上开设有引脚穿孔1035,
发热元件1031通过引脚1034穿过引脚穿孔1035与发热元件支撑件1032活动连接;储液芯片1021和发热元件1031对应设置;
导线1023穿过第一导线孔1011与发热元件支撑件1032、电源和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导气孔1012与第二导气孔1037气流导通连接。
本发明中,储液芯片1021采用MEMS技术和原理制造,储液芯片1021的材质为硅或聚合物,其中硅优选单晶硅、聚合物优选玻璃化温度超过250℃的聚合物(典型的如含氟聚合物、聚酰亚胺、耐高温聚苯并咪唑);储液芯片1021包含有若干个储液仓10214,且储液仓10214的容积为纳升级至微升级;储液芯片1021的尺寸和储液仓10214的数量可根据雾化器和电子烟的尺寸大小进行设计。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储液芯片1021依次包括以下各层(如图4-图7所示):绝缘层10212、硅衬底层10215或聚合物衬底层10221和绝缘密封层10216,储液芯片1021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绝缘层10212和硅衬底层10215或聚合物衬底层10221的储液仓10214,储液仓10214的开口端用膜密封固定,储液仓10214封闭端开设有注油孔102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