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2634.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新;黄河;阴慧娟;董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1/7240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护眼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及系统,利用光线传感器采集环境光线,利用距离传感器采集用户眼睛与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利用摄像头识别用户身份、利用护眼软件监测显示内容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自动调整屏幕亮度、自动调整屏幕色温、调整显示方式、自动限制使用时间、切换至基本通讯功能等。本发明综合利用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实现用户使用环境与使用状态的综合识别,利用护眼软件识别用户观看的内容,从而智能化的对护眼阈值进行调节,提高了护眼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护眼功能的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智能终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类视频终端一般分辨率高、亮度高,在不大的显示面积内集中显示大量的资讯。而长时间、连续聚精会神地观看其屏幕时,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当眼睛不停地捕捉这些光影时,就会对眼球表面的泪膜层造成损害,从而加剧眼睛的疲劳、干涩、刺痒等感觉,甚至使眼睛有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出现。由此产生的眼疲劳,被眼科医师总结为“视频终端综合症”的表现之一。
造成视频终端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有3个,蓝光刺激、观看距离过近、观看时间过长。其中,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0000人失明,而中国的4.2亿网民中有63.3%的网民因蓝光、辐射而产生了视力下降、白内障、散光、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观看距离过近、过长不仅加剧了蓝光的损害,而且会使眼内睫状肌疲劳,导致视力损害。目前,常用的视频终端护眼方法主要包括:调节屏幕参数、显示观看时间、增加背景亮度、添加光线过滤装置、强制进行护眼动作等,而现有用于视频终端的护眼方法基本使用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存在智能化程度不足、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及系统,达到有效护眼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所述护眼方法包括:
光线传感器采集智能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的强度,根据所述光线的强度调节智能终端的显示亮度;
距离传感器采集用户眼睛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使所述智能终端执行第一护眼方案;
护眼软件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显示的内容,根据所述显示的内容使所述智能终端执行第二护眼方案;
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信息,根据所述面部信息使所述智能终端执行第三护眼方案。
可选的,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智能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的强度,根据所述光线的强度调节智能终端的显示亮度具体包括:
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所述智能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的强度;
比较所述光线的强度与光线阈值;
当所述光线的强度小于所述光线阈值,降低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亮度。
可选的,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用户眼睛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使所述智能终端执行第一护眼方案具体包括:
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所述用户眼睛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
比较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
当所述距离小于所述阈值,所述护眼软件切换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方式为黑白显示方式,并发出距离调整的提醒信号;
当所述距离小于所述阈值的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所述护眼软件切换所述智能终端的工作模式为基本通讯模式。
可选的,所述护眼软件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显示的内容,根据所述显示的内容使所述智能终端执行第二护眼方案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