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探测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5227.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宝浩天;张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H01S5/022;H01S5/40;G01K7/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阵列 薄膜电路基板 金刚石薄膜层 热敏电阻 温度探测装置 制作 信号线连接 阵列激光器 多激光器 接触位置 温度传感 地电极 电路 探测 扩散 | ||
1.一种温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敏电阻(1)、激光器阵列(2)、金刚石薄膜层(4)及薄膜电路基板(5);
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形成在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表面,所述热敏电阻(1)及激光器阵列(2)装设在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表面;
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上与所述热敏电阻(1)及激光器阵列(2)的接触位置开设有窗口,使得所述热敏电阻(1)一端及所述激光器阵列(2)的N极均连接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的地电极,所述激光器阵列(2)的P极与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的信号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的厚度不小于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的面积不大于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地电极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热敏电阻(1)及激光器阵列(2)与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接触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探测装置还包括:热沉(6)及半导体制冷器(7);
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形成在所述热沉(6)表面,所述热沉(6)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表面。
6.一种温度探测装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薄膜电路基板(5)上沉积金刚石薄膜层(4);
S2,对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上预装设热敏电阻(1)及激光器阵列(2)的位置做开窗处理;
S3,在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装设热敏电阻(1)及激光器阵列(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沉积时,使得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的厚度不小于5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沉积时,使得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的面积不大于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的底电极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做开窗处理时,使得开设的窗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热敏电阻(1)及激光器阵列(2)与所述金刚石薄膜层(4)接触面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探测装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在半导体制冷器(7)表面制作热沉(6),将所述薄膜电路基板(5)制作在所述热沉(6)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52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热沉芯片的角度规正方法
- 下一篇:固态光源驱动装置和投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