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镁电缆现场敷设的折弯工具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002.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汤毅;陈晓文;梁雄;沈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H02G1/08;B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镁电缆 套筒 折弯工具 螺纹推进杆 敷设 电缆校正 固定电缆 一端设置 顶杆 杆件 滚轮 伸入 支杆 手柄 机电安装 接触连接 狭小空间 整体观感 内螺纹 滚轴 铜套 校正 灵活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镁电缆现场敷设的折弯工具及方法,属于机电安装技术领域。所述折弯工具包括Y字形杆件、螺纹推进杆和电缆校正头,其中Y字形杆件包括一个套筒和设置在套筒一端的两个支杆,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两个支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电缆的滚轴;螺纹推进杆一端伸入套筒内,另一端设置有手柄;电缆校正头包括固定电缆的滚轮和一个顶杆,顶杆的一端与滚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套筒内与螺纹推进杆的一端接触连接。所述折弯工具构造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灵活、成本低廉,可应用于狭小空间内的氧化镁电缆校正,避免氧化镁电缆的铜套损坏,且敷设后的氧化镁电缆较好的整体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镁电缆现场敷设的折弯工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镁电缆由于其防火、防爆、耐高温、不燃烧,且外径小、载流量大、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高层建筑、机场、码头、地下、化工厂、核电站及矿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氧化镁电缆通常为外层采用无缝铜管护套、中间充填氧化镁晶体粉作绝缘材料,并内置铜棒作为导体。氧化镁电缆通过电缆桥架固定,随着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常遇到狭小空间内电缆的敷设施工,特别是对于狭小空间内氧化镁电缆需要弯转施工时,施工难度较大、精度差,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手工将电缆拉直拉弯后,利用榔头敲击以校正,最终绑定在桥架上,这种施工方法很难将电缆的弯角拉至统一的弧度,且传统的校正方式往往会出现因用力不当而造成的电缆铜套破损,从而增加电缆的受潮的可能性,直接影响电缆的使用。
在已有专利中,申请号为20141070332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弯管机,能将氧化镁电缆拉至一定弧度,但这种弯管机由于具有输管机构、两个动力装置和一个加热器,因此占用一定的体积,无法用于桥架和天花板之间的狭小空间;此外,在弯管机内加设了加热器,虽在弯管时提高了铜套的塑性,有利于保护电缆和便于成型,但加热后的铜套也增加了烫伤工人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目前在机电安装行业中,急需提供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氧化镁电缆弯折校正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镁电缆现场敷设的折弯工具及方法,该折弯工具具有构造简单、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且占用体积小等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镁电缆现场敷设的折弯工具,包括:
Y字形杆件,包括一个套筒和设置在套筒一端的两个支杆,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两个支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电缆的滚轴;
螺纹推进杆,设置有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螺纹推进杆的一端伸入套筒内,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旋转螺纹推进杆的手柄;
电缆校正头,包括固定电缆的滚轮和一个顶杆,滚轮固定在顶杆的一端,顶杆的另一端伸入套筒内与螺纹推进杆的一端接触连接。
进一步,套筒为矩形钢管,套筒的一端焊接有螺母,螺纹推进杆与螺母之间螺纹连接,顶杆的横断面为矩形且与套筒的内断面相匹配,矩形顶杆可在套筒内移动。
进一步,套筒为圆形钢管,套筒的一端焊接有螺母,螺纹推进杆与螺母之间螺纹连接,套筒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条形槽,顶杆上设置有销孔,顶杆通过销轴固定在条形槽中并可沿条形槽方向移动。
进一步,滚轮的半径与氧化镁电缆的弯转半径相匹配。
进一步,滚轮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橡胶垫片,凹槽为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与氧化镁电缆的半径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滚轴为橡胶材质,氧化镁电缆的弯转部位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相邻的滚轴卡扣。
进一步,支杆上最外侧的两个滚轴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进一步,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用于临时固定的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