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1623.2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洋;虞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3/00 | 分类号: | B26F3/00;B26D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马鸿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力加 工用 喷射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本发明采用气泡与水进行混合的方式进行切割,气泡在喷射前附着在水中,待冲击在工件表面时,会使得气泡瞬间破裂,提高对工件加工的效率,气泡在水的流动下,保证加工表面的表面质量和光滑度,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保证加工效率;本发明的外水套的内部偏心的设置气孔套,通过偏心设置,可使得外水套的内的气流与液流由于偏心内部的空间不均进行自动的相互流动,提高气泡与水结合性能;本发明的气孔套的锥形设计以及外水套的套接结构,可以有效的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和混合效果,保证喷射加工效率,而且多个喷射头的设置,可以利用不同直径喷射孔的喷射头进行加工,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液体射流的动能进行切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这种工艺通常是使流体在70~500MPa的压力下,从直径为0.05~0.4mm的喷嘴(这类喷嘴往往采用人造蓝宝石、金刚石或刚玉等制成,其使用寿命可达200~500h)内以300~1000m/s的超音速射出。这种射流的强大作用力能使被加工材料随着其逐层微粒的分离而最后导致断裂。在该加工过程中,射流的动能被转化为进行液力切。
但目前市场上的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喷射头零散,更换不便,操作台比较小且简陋,喷射头可调节角度小,喷射头种类较为单一,用途局限性大,各部件结合不紧凑,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目前的液力加工一般是在水中添加颗粒物,比如金刚砂、磨粒等,这会导致工件表面出现划痕等问题,而单纯采用水加工会需要更高的水压,影响加工效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力加工用喷射结构,包括操作台、压力仓和喷射头,其中,所述压力仓可横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且所述压力仓在竖直方向上可升降的调节,所述压力仓为圆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仓上可更换的连接设置有多个喷射头,且各个喷射头沿着所述压力仓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喷射头内的喷射孔的直径大小不同;
所述压力仓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外水套,所述外水套的内部偏心的设置有气孔套,所述外水套的内壁与所述气孔套的外周壁之间构设的腔体为高压水腔,所述气孔套的内孔构设的腔体为高压混气腔,所述气孔套上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气孔,高压进水管伸入所述压力仓内且与所述高压水腔通过接头连通,高压进气管与所述气孔套的气管连通;
各个所述喷射头与所述高压水腔采用喷射接头连通,且各个喷射接头位于所述外水套的周壁上;
与所述高压水腔的连通的接头位于所述高压进气管相对的一侧,以便使得所述高压进气管进入的气体与所述高压进水管进入的水充分混合;
各个所述喷射头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高压进气管和高压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各自流量的流量控制阀和单向阀,所述高压进气管的进气压力大于所述高压进水管的进水压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气孔套为锥形结构,且所述气孔套的锥形小端为封闭的非通孔结构,所述气孔套的锥形大端正好朝向外水套的高压进气管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水套的安装所述高压进气管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高压进气管安装定位在所述端盖上,且所述气孔套的锥形大端密封固定在所述端盖的内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气孔套上的气孔的直径为0.1-0.8mm,且所述气孔朝向所述外水套的内壁的靠近接头的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节约生产成本的卫生巾裁切模具及其切分工艺
- 下一篇:纵向锯边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