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隔震技术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9939.8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包联进;陈建兴;周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 谱曲线 位移反应 建筑结构工程 等效阻尼比 等效刚度 地震影响 高度分布 剪切变形 减震系数 时程分析 系数曲线 | ||
1.一种基础隔震技术的设计方法,适用于隔震前结构的高度低于40m;所述隔震前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确定隔震前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1);
第二步:确定隔震后结构的水平等效刚度与等效黏滞阻尼比;利用所述等效黏滞阻尼比修正并确定隔震后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3)和隔震后结构位移反应谱曲线(4);
第三步:确定所述隔震前结构的隔震前结构固有周期T1;根据所述隔震后结构的水平等效刚度计算出所述隔震后结构的隔震后结构固有周期T2;
第四步:根据所述隔震前结构固有周期T1在所述隔震前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1)确定找到第一地震影响系数A1;根据所述隔震后结构固有周期T2在所述隔震后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3)上确定第二地震影响系数A2;第二地震影响系数A2除以第一地震影响系数A1得出减震系数;
第五步:在所述隔震后结构位移反应谱曲线(4)上找到所述隔震后结构固有周期T2对应的隔震后结构位移反应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99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