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PVDF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7903.6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朴哲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哲范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H01M50/403;H01M50/4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园园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pvdf 电池 隔膜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PVDF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原料初步混合;步骤S2,熔融共混;步骤S3,形成复合纤维;步骤S4,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步骤S5,样品薄膜的成型。本发明电池隔膜制备方法简单、环保,采用热塑加工方法,摒弃了传统溶液加工方法,更环保高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PVDF隔膜中原位形成了耐高温聚合物纳米纤维,使制备的隔膜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耐热性和各向同性;有利于控制膜孔结构,得到的微孔尺寸分布比较窄,而且更环保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隔膜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高温PVDF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新能源电池研究的热点。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外壳等五大部分。其中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活性物质的相互接触发生短路;在电化学反应时,保持必要的电解液形成离子移动的通道。由于隔膜在电解液中处于浸湿状态,必须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透气性。因此,隔膜材料性能的优劣影响着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好坏,更对电池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采用经薄膜化的聚烯烃材料,例如,聚乙烯微孔膜、聚丙烯微孔膜,以及复合膜等。由于聚烯烃大分子链的存在,经过长时间的电解液浸泡容易被电解液所溶胀,因此,容易造成电解液的渗漏。且聚烯烃类聚合物耐温性较差,使用安全性和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高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的耐辐射性、耐热性和对电解质良好的亲和性,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一直深受人们的极大关注。PVDF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结晶性聚合物,相对密度为1.75~1.8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9℃,熔点为180℃,热分解温度为350℃,其长期使用温度为-30~150℃,因此,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但是PVDF热拉伸成膜性能较差,拉伸过程中容易拉伸不均匀,出现细颈现象,甚至破裂。目前,PVDF微孔膜的主要加工方法为溶液流延成膜或静电纺丝纤维微孔膜,这些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溶剂污染、加工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PVDF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PVDF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原料共混;将PVDF、耐高温聚合物、增容剂和稳定剂等原料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10min,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初混料待用;
步骤S2,熔融共混;将步骤S1得到的初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或其他混炼设备中,在一定温度下熔融挤出,其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段的温度设置依次为200℃、240℃~260℃、280℃~340℃、280℃~340℃、280℃~340℃、280℃~340℃,可根据耐高温聚合物的种类适当调节,螺杆的转速为200~350rpm,在共混过程中耐高温聚合物在PVDF熔体中形成0.5~10μm的熔体微球形态;
步骤S3,形成复合纤维;将步骤S2的共混熔体经过非织造系统的喷丝板流出,再经过牵伸形成复合纤维,纤维经收集装置形成了一定形状的连续纤维集合体;其中所述非织造系统喷丝板温度设定为280~340℃,可根据物料种类和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在此过程中耐高温聚合物在PVDF纤维中原位形成纳米纤维结构;
步骤S4,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将步骤S3制得的纤维集合体喂入单螺杆挤出机中,单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设定为220~280℃,进行挤出造粒,制得PVDF/耐高温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粒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哲范,未经朴哲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