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进行吹风除尘的蓝牙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7551.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进行 吹风 除尘 蓝牙 音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吹风除尘的蓝牙音箱,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球形外壳、镂空扩音槽、吸尘口、喇叭、水位观察尺、排水嘴、旋转除尘设备,旋转除尘设备由旋转传动装置、除尘排气装置组成,本发明具有的效果:从外部顺时针施力转动球形外壳,能够使旋转传动装置和除尘排气装置依次工作,通过旋转传动装置能够保证球形外壳平衡的同时高效的将球形外壳进行的周向运动转换成除尘排气装置的做功,使除尘排气装置通过进气叶轮顺时针旋转时产生的负压吸力,将球形外壳周围以及落于壳体的灰尘吸入到水箱内,通过排水水轮顺时针旋转产生的向下负压吸力,使进气叶轮下方形成雾化区,空气通过雾化区净化灰尘,使灰尘沉淀在水箱底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能够进行吹风除尘的蓝牙音箱。
背景技术
蓝牙音箱以便携音箱为主,外形一般较为小巧便携,长期将蓝牙音箱放置在桌面上,音箱的外观以及喇叭处会累积一些灰尘,影响用户体验,清理起来难度大,现有方式一般通过人工利用鸡毛毯子或湿抹布对音箱外观进行清扫或擦拭,因为灰尘重量较轻,通过鸡毛毯子进行清扫时灰尘会因为挥动时产生的气流,将灰尘卷至半空中,造成屋内出现扬尘,对其他物件造成污染,且无法有效对音箱外观进行清理,通过湿抹布擦拭音箱的外观,容易使音箱外壳表面上出现水痕,且抹布无法对外壳一些较深和狭隘的沟槽进行擦拭,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进行吹风除尘的蓝牙音箱,以此来解决蓝牙音箱长期放置于桌面上,音箱的外观和喇叭处会累积一些灰尘,且无法有效的对音箱外观进行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能够进行吹风除尘的蓝牙音箱,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球形外壳、镂空扩音槽、吸尘口、喇叭、水位观察尺、排水嘴、旋转除尘设备,所述的球形外壳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为圆形结构并且扣合固定在球形外壳顶部的凹槽上,所述的控制面板下方设有镂空扩音槽,所述的镂空扩音槽和球形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镂空扩音槽内部设有喇叭,所述的喇叭扣合固定在镂空扩音槽内部中心位置的凹槽上,所述的喇叭两侧设有吸尘口,所述的吸尘口和球形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球形外壳后端均匀等距设有两个排气口,所述的水位观察尺设于球形外壳前端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水位观察尺下方设有排水嘴,所述的旋转除尘设备设于球形外壳底部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旋转除尘设备由旋转传动装置、除尘排气装置组成,所述的旋转传动装置上方设有两个除尘排气装置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旋转传动装置和除尘排气装置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旋转传动装置由底座、球形外壳衔接支座、中心立杆、内齿圈、从动齿轮、轴杆、平衡受力支架组成,所述的底座为圆形结构并且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立杆,所述的中心立杆底端与底座连接,中心立杆底端通过轴承环嵌入固定在底座顶部中心位置的凹槽上,所述的球形外壳衔接支座设于底座上方,所述的球形外壳衔接支座顶面嵌合固定在球形外壳底部,所述的球形外壳衔接支座与中心立杆相连接,所述的球形外壳衔接支座上方设有内齿圈,所述的内齿圈外壁嵌合固定在球形外壳内壁的凹槽上,所述的内齿圈内部均匀等距设有两个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中心位置设有轴杆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平衡受力支架设于中心立杆顶端,所述的平衡受力支架两端与轴杆顶端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平衡受力支架由平衡圈、联轴器、侧边横杆、上滚珠轴套、中心横杆、下滚珠轴套组成,所述的平衡圈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上滚珠轴套,所述的上滚珠轴套两端设有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和平衡圈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上滚珠轴套和联轴器之间设有中心横杆,所述的上滚珠轴套和联轴器通过中心横杆相连接,所述的下滚珠轴套设于上滚珠轴套下方,所述的中心横杆两侧设有侧边横杆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中心横杆和下滚珠轴套通过侧边横杆连接,所述的上滚珠轴套和下滚珠轴套嵌合固定在中心立杆上,通过上滚珠轴套和下滚珠轴套能够使中心立杆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带动平衡受力支架转动,所述的联轴器和轴杆顶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ON聚合拉远DCN防环方法
- 下一篇:充电装置和蓝牙耳机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