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钻孔瓦斯抽采的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6342.8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生;石德洲;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E21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毛雪娇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钻孔 瓦斯 套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孔瓦斯抽采的套管,涉及煤矿井下钻探领域,包括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包括管身、插接接头,所述管身上开有若干流通孔;所述管身与所述插接接头为一体结构,所述插接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身的一端;所述插接接头的管壁上形成若干缝隙;若干插接管首尾相接,后一个插接管的插接接头插在前一个插接管的管身的端部;各插接接头的前半部分插入在所述管身内,后半部分露出在外,其缝隙延伸到后半部分并随后半部分露出在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套管在瓦斯抽采过程中的堵塞现象,保持瓦斯抽采通道畅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钻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孔瓦斯抽采的套管。
背景技术
煤矿工作面顶板钻孔施工完成后,需要下套管护孔,通过套管进行瓦斯抽采。现有技术中用于钻孔瓦斯抽采的套管全程采用岩心管,用钻机抵的方式下套管,配合棕绳或管卡进行防护,使用这种套管时,当工作面推过钻孔后,孔内破碎的岩石会进入套管内,形成堵塞现象,造成大量的卸压瓦斯无抽采通道,单孔抽采量迅速降低,无法实现瓦斯抽采的连续性和最大化,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增加了封孔时间,严重影响钻孔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套管在瓦斯抽采过程中的堵塞现象的用于钻孔瓦斯抽采的套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钻孔瓦斯抽采的套管,包括插接管(1),所述插接管(1)包括管身(11)、插接接头(12),所述管身(11)上开有若干流通孔(13);所述管身(11)与所述插接接头(12)为一体结构,所述插接接头(12)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身(11)的一端;所述插接接头(12)的管壁上形成若干缝隙;若干插接管(1)首尾相接,后一个插接管(1)的插接接头(12)插在前一个插接管(1)的管身(11)的端部;各插接接头(12)的前半部分插入在所述管身(11)内,后半部分露出在外,其缝隙延伸到后半部分并随后半部分露出在外。
将连接在一起的插接管设在封孔段内,由于插接管之间采用插接方式连接,当管壁内外存在破碎岩石时,仍可以通过插接接头处的缝隙形成瓦斯抽采通道,避免了堵塞现象,流通孔用于增加瓦斯流通通道。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身(11)的长度为1200~1500mm,所述插接接头(12)的长度为80~120mm。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身(11)为圆管;所述插接接头(12)为圆台管状,其圆台的底面与所述管身(11)的一端连接,圆台的顶面直径小于其底面直径。插接接头的形状便于插接。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接头(12)圆台母线的延长线与中轴线的延长线夹角为20°~30°。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接头(12)的管壁分为三片,其管壁为将圆台管状从顶面到底面沿横截面分割成三部分形成的三片,相邻的片之间形成缝隙。插接接头的缝隙形状有利于保持瓦斯抽采通道畅通。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各流通孔(13)从所述管身(11)的一端到另一端间隔设置,相邻的流通孔(13)之间的间隔为90~110mm,所述流通孔(13)的孔径为18~22mm。流通孔的布置方式有利于瓦斯流通。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套管还包括连接变头(2)、岩心管(3),所述连接变头(2)的一端连接最后一个插接管(1)的管身(11)的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岩心管(3)。通过岩心管连接钻机,采用钻机内部下套管工艺,提高了安全性能和封孔效率。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变头(2)包括插接端(21)、岩心管连接端(22);所述插接端(21)与所述插接接头(12)的结构相同,所述插接端(21)插在最后一个插接管(1)的管身(11)的端部;所述插接端(21)的前半部分插入在所述管身(11)内,后半部分露出在外,其缝隙延伸到后半部分并随后半部分露出在外。连接变头的插接端进一步增加了瓦斯抽采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勘探用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套管尾管金属弹性变形悬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