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焦化硫膏制备焦亚硫酸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5270.5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龙;马小军;戚文岭;王少华;胡晓燕;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康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5/14 | 分类号: | C01D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朱进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第三级 焦亚硫酸钠 第一级 二氧化硫 硫膏 焦化 碳酸钠溶液 最大化 制备 过量 吸收率 二氧化硫气体 产品纯度 国标要求 化工环保 环保问题 逆流接触 企业效益 亚硫酸钠 碳酸钠 产率 尾气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焦化硫膏制备焦亚硫酸钠的方法,属于化工环保技术领域。二氧化硫气体和碳酸钠溶液采用逆流接触方式,气体依次通入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反应器,碳酸钠溶液依次通入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反应器。第一级反应器中二氧化硫处于过量状态,第一级反应器中焦亚硫酸钠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级反应器中碳酸钠处于过量状态,使二氧化硫在第三级反应器中被全部吸收,第三级反应器中出来的尾气中没有二氧化硫,使二氧化硫吸收率得到最大化,即焦亚硫酸钠产品产率达到最大化。本发明解决了焦化硫膏处理难的问题,得到的焦亚硫酸钠产品纯度≥96.5%,满足国标要求,可直接外售,解决环保问题,增加企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焦化硫膏制备焦亚硫酸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是采用HPF湿式氧化法处理,该工艺是以氨为碱源的湿式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氰工艺。在脱硫塔中吸收了焦炉煤气中H2S和HCN的脱硫液用溶液循环泵输送至再生塔,在再生塔中与空压站送来的压缩空气氧化再生,然后脱硫贫液从再生塔进入脱硫塔顶部喷洒煤气脱硫,如此循环使用。再生塔内产生的硫泡沫则由再生塔顶部扩大部分自流入硫泡沫槽,再由硫泡沫泵送入压滤机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即为焦化硫膏,滤液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所得到的焦化硫膏中的主要成分为硫,但因产品纯度低,无法销售,需要贴钱外送处理,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还增加了处理成本。部分焦化厂为处理焦化硫膏建有制酸项目,但因投资大,设备腐蚀严重,工艺不成熟导致制酸运行停产检修周期长,维修维护成本高,制取的浓硫酸价格较低,常处于亏损运行状态。
公开日为2014年10月1日的中国专利201420043714.6公开了一种利用硫泡沫或含硫杂质生产焦亚硫酸钠的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浓缩干燥系统、氧化燃烧器、除尘净化系统、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和焦亚硫酸钠浓缩系统,以及与二氧化硫吸收系统连接的尾气洗涤系统。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其并不适用于以焦化硫膏为原料的焦亚硫酸钠制备,所制得的焦亚硫酸钠的纯度也不高。该专利中一级、二级、三级反应器均会生产产品焦亚硫酸钠然后送至浓缩干燥系统处理。这样生产一级、二级、三级反应器得到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容易导致产品不合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焦化硫膏制备焦亚硫酸钠的方法。本发明所制得的焦亚硫酸钠产品纯度高,满足国标要求,可直接外售,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增加经济收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焦化硫膏制备焦亚硫酸钠的方法,二氧化硫气体和碳酸钠溶液采用逆流接触方式生产,二氧化硫气体依次通入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反应器,碳酸钠溶液依次通入从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反应器。这种生产模式,第一级反应器中二氧化硫处于过量状态,可以使第一级反应器中焦亚硫酸钠产品产率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级反应器中碳酸钠处于过量状态,使得二氧化硫气体在第三级反应器中基本被全部吸收,第三级反应器中出来的尾气中基本没有二氧化硫成分,使二氧化硫吸收率得到最大化,即代表焦亚硫酸钠产品产率得到最大化。经我们测算,同样规模装置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产品产率可提高20~30%,产品合格率≥99.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调浆,将从离心机中脱出的母液、水和碳酸钠调成碳酸钠溶液;
(2)焚烧,将焦化硫膏与空气均匀混合,然后进行燃烧;对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降温,再经水洗塔洗涤去除升华硫和其它杂质,然后通过除沫器分离气体夹带的液滴,得到待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
(3)反应,碳酸钠溶液依次经过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反应器;二氧化硫气体则是依次通入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反应器,然后将二氧化硫气体排入尾气洗涤塔中;喷淋洗涤回收后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康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康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