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0105.0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金熠;陈奋飞;徐玲娥;苏展;刘潍铭;郦建锋;高晗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30;C02F1/28;B01D53/78;B01D53/38;C02F101/16;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滤液 氨氮 吸附 类芬顿试剂 反应箱体 微波加热 微波强化 反应系统装置 三口烧瓶 去除 尾气吸收装置 废料资源化 高浓度氨氮 微波发生器 玻璃 导气套管 发明构思 高级氧化 控制装置 冷却装置 排空装置 水位感应 铁尾矿粉 温控探头 中试装置 自动进样 辐照 磨口 探头 电源 研究 | ||
1.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系统装置、自动进样和排空装置、冷却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和设置PLC控制器的控制装置;
反应系统装置包括微波加热反应箱体、玻璃三口烧瓶、磨口导气套管、温控探头、水位感应探头,微波加热反应箱体设置电源、微波发生器,微波加热反应箱体内设置所述玻璃三口烧瓶;
磨口导气套管的一端和玻璃三口烧瓶的中间口密封连接,出口端和冷却装置的进口端连接,冷却装置的出口端和尾气吸收装置进口端连接;微波加热反应箱体开有供磨口导气套管穿出箱体的孔,并在该孔处设置密封圈密封;
所述自动进样和排空装置包括自动进样和出样泵、耐腐蚀橡胶进样软管、耐腐蚀橡胶出样软管、聚四氟乙烯进样管、聚四氟乙烯出样管;耐腐蚀橡胶进样软管和聚四氟乙烯进样管、耐腐蚀橡胶出样软管和聚四氟乙烯出样管分别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微波加热反应箱体开有供聚四氟乙烯进样管、聚四氟乙烯出样管进入的孔,并设置有第二带孔氟胶塞头供密封该孔并供聚四氟乙烯进样管、聚四氟乙烯出样管穿入到箱体内;所述聚四氟乙烯进样管、聚四氟乙烯出样管的端部插入到玻璃三口烧瓶的一侧孔中,并设置有第三带孔氟胶塞头供密封该孔并供聚四氟乙烯进样管、聚四氟乙烯出样管进入到玻璃三口烧瓶中;所述自动进样和出样泵与PLC控制器相连,受PLC控制器控制;
所述水位感应探头和温控探头插入在玻璃三口烧瓶的另一侧孔中,并设置有第带孔氟胶塞头供密封该孔并供水位感应探头和温控探头进入到玻璃三口烧瓶中;所述水位感应探头和温控探头与PLC控制器相连,向其反馈传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位感应探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装有水压感应前端片和水压感应后端片;玻璃三口烧瓶下部设有水位控制上刻度线和水位控制下刻度线,水位控制上刻度线和水位控制下刻度线之间的区域为反应液位段标记区;所述聚四氟乙烯进样管的末端与水位控制上刻度线齐平,聚四氟乙烯出样管的末端与水位控制下刻度线齐平;所述反应液位段标记区含有每个进样周期内自动进样和出样泵注入玻璃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波加热反应箱体设置电源,提供反应系统装置和控制装置的供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三口烧瓶中装有类芬顿试剂中作为Fe2+源的铁尾矿粉;铁尾矿粉的装载量与水位控制下刻度线齐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根蛇形冷凝管和直角连接管;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气体调节瓶、直角玻璃连接管、双孔橡胶塞头、长脚漏斗、盛放酸吸收溶液的尾气吸收瓶、盛放碱吸收溶液的尾气吸收瓶、气囊、进气阀;所述蛇形冷凝管通过直角连接管和气体调节瓶连接,气体的流通路线为从气体调节瓶上口的直角玻璃连接管经第一长脚漏斗进入盛放酸吸收溶液的尾气吸收瓶,经盛放酸吸收溶液的尾气吸收瓶上口的的直角玻璃连接管经第二长脚漏斗进入盛放碱吸收溶液的尾气吸收瓶,经盛放碱吸收溶液的尾气吸收瓶上口的管路通入气囊,其在该管路上设置所述进气阀,气囊和该管路可拆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波强化类芬顿试剂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感应探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装有水压感应前端片和水压感应后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1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