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5376.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蔡美俊;林凌攀;郭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2;B02C18/16;B09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轴撕碎机 分离机 制浆 进料斗 餐厨垃圾处理 提升机 无机物 机械自动化 餐厨垃圾 分离效率 开合装置 垃圾分离 塑料薄膜 小块物料 依次连通 有机浆液 自动完成 撕碎 出料口 出渣口 有机物 排出 轻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开合装置、进料斗、双轴撕碎机、制浆分离机、提升机;所述的进料斗、双轴撕碎机、制浆分离机、提升机皆安装在机架上且进料斗、双轴撕碎机、制浆分离机依次连通。由于餐厨垃圾进入双轴撕碎机被撕碎成小块物料,接着进入制浆分离机进行分离,有机物被击打成浆液,轻质无机物像塑料薄膜等则被分离至出渣口收集起来,有机浆液从出料口排出,整个垃圾分离过程自动完成,具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商业酒店、酒楼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餐厨垃圾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如果不能及时和有效处理,就会产生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系列问题。
现在市场上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是由粉碎机螺旋输送机和储水箱等组件组成,垃圾经过破碎减量螺旋挤压等,进入发酵箱发酵。但是这些垃圾在进入设备前普遍须由人工将垃圾袋、一次性手套、餐盒、水杯等无机物分离出来,人工成本高,分离效率低下,偶有发生无机物(类似塑料袋等)进入设备,影响整个设备性能,甚至停机停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克服了餐厨垃圾无机物分离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开合装置、进料斗、双轴撕碎机、制浆分离机、提升机;
所述进料斗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方,用于容纳餐厨垃圾;所述的开合装置固定在机架上且开合装置连杆臂端与进料斗上盖铰接,开合装置驱动进料斗上盖动作,来料时自动打开料斗上盖,进完物料自动关闭;所述的双轴撕碎机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进料斗的正下方,撕碎机与进料斗连通,用于承接来自进料斗的物料并对物料进行破碎;所述的制浆分离机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双轴撕碎机的正下方,制浆分离机与撕碎机连通,将有机物料打碎成浆液,无机物分选出来;所述的提升机安装在机架的侧边,将装有餐厨垃圾的垃圾桶提升至进料斗上方并翻倒垃圾进入进料斗内;所述的电柜箱安装在机架的侧面,为整套设备提供动力和动作控制。
所述的用于进料斗上盖启闭得开合装置包括进料减速电机和连杆臂;所述的进料减速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进料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杆臂的一端连接,连杆臂的另一端与进料斗的上盖连接。
所述的用于撕碎物料的双轴撕碎机包括撕碎减速电机、齿轮组、撕碎机箱体、多根刀辊;所述的撕碎减速电机安装在撕碎机箱体的一端,撕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与多根刀辊的一端连接,多根刀辊可旋转的安装在撕碎机箱体内且平行设置,两根刀辊上的刀齿相互交错排列且以相同转速相反的方向转动。
所述的用于将物料打成浆液并分离出无机物的制浆分离机包括有制浆主轴、制浆箱体、制浆电机、V带;所述的制浆主轴安装在制浆箱体的外,制浆电机通过V带与制浆主轴连接,制浆主轴可旋转的安装在制浆箱体内。
所述的用于将物料提升并翻倒入进料斗的提升机包括有提升电机、链条机构、提升机架、桶架;所述的提升电机安装在提升机架上,提升电机通过链条机构与桶架连接并可沿提升机架上下移动。
本发明还包括电柜箱,电柜箱安装在位于机架的侧面,为整套设备提供动力和动作控制。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包括机架、开合装置、进料斗、双轴撕碎机、制浆分离机、提升机;餐厨垃圾进入双轴撕碎机被撕碎成小块物料,接着进入制浆分离机进行分离,有机物被击打成浆液,轻质无机物像塑料薄膜等则被分离至出渣口收集起来,有机浆液从出料口排出,整个垃圾分离过程自动完成,具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5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