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1942.7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6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珂;李信;沈民越;徐军;严洁;肖伟;黄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25/00;A01G22/05;A01G22/40;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功能水 农作物种植 草木灰浸出液 碱性电解水 酸性电解水 稀释 电解氯化钠溶液 浸水 应用 壳聚糖水溶液 农产品品质 农产品污染 碳酸钾溶液 发酵腐熟 抗病虫性 控制环境 稀释液中 中药药渣 电解水 电解 过滤 废弃 农作物 化肥 农药 源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一种电解功能水,由下列方法制得:S1.电解水:电解碳酸钾溶液,得碱性电解水液;电解氯化钠溶液,得酸性电解水液;S2.A液:向碱性电解水液中加入草木灰浸出液,再加入壳聚糖水溶液,再稀释,所得稀释液中草木灰浸出液的质量浓度为0.5%~1%,即得A液;S3.B液:将废弃的中药药渣进行发酵腐熟,浸水,搅拌,过滤,将滤液加入到所述酸性电解水液中,随后稀释,即得B液。电解功能水能够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控制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源头,保护了环境,同时使农作物具有很好的抗病虫性且高产量,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水原料是水,杀菌后又还原为原水,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广谱性杀菌能力极强,适用范围广,制造成本低廉,使用简单方便,并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不会导致病菌抗性的形成。目前,在食品加工、医疗、环境卫生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业上,利用强酸性电解水的广谱杀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农药;碱性电解水则对植物具有促长和降解农残的作用,但是其减肥、抗病、增产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这种电解功能水制备方法简单,运用在农作物上,使农作物具有很好的抗病虫性且产量增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解功能水,包括A液和B液,由下列方法制得:
S1.电解水:将碳酸钾电解质加入到纯水中制成电解质溶液,电解生成pH值为pH值13.2±0.2的碱性电解水液;将氯化钠电解质加入到纯水中制成电解质溶液,电解生成pH值1.6±0.2的酸性电解水液;
S2.A液:向所述碱性电解水液中加入草木灰浸出液,随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5%的壳聚糖的水溶液,随后稀释5~10倍,所得稀释液中草木灰浸出液的质量浓度为0.5%~1%,即得A液;
S3.B液:将废弃的中药药渣进行发酵腐熟,随后以1:10的质量比放入纯水中,搅拌10~15min,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加入到所述酸性电解水液中,随后稀释20~30倍,即得B液。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质与纯水的重量:体积为1:10,纯水TDS≤60ppm。
进一步地,所述草木灰浸出液是将草木灰放入纯水中搅拌10min后浸泡5h后过滤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药渣的发酵腐熟具体过程为:将中药药渣先进行粉碎、过100目筛,随后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腐熟10~15天,期间进行3次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剂为芽孢杆菌。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药渣与发酵剂的质量比为25~28:0.008。
进一步地,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在土壤管理方面,冬季清园时将A液稀释8~10倍,进行全园喷施一次;在春季清园时则需在春季修枝期将A液稀释8~10倍后进行全园喷施一次。
进一步地,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在病害防治方面,病害高发时期前20天喷洒一次B液进行虫卵预防,每一周喷施一次,至少喷施2次;当发现有病害时,及时喷洒B液,每天喷施2次,喷施7天。
进一步地,一种电解功能水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在虫害防治方面,虫害发生前5天左右及时喷洒A液进行虫卵预防,间隔7~10天再预防一次;当发现有虫害时,及时喷洒A液,每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5天,间隔1天,再喷施一次B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A液和B液在西红柿、黄瓜、豇豆种植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敏蛋白复合酶制剂在防治黄龙病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园林用树木防冻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