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拟断陷盆地构造叠加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1211.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劳海港;单亦先;于江涛;王永诗;胡秋媛;王兆生;吴孔友;李晓芳;刘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拟 盆地 构造 叠加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断陷盆地构造叠加的实验装置,属于模拟断陷盆地构造研究技术领域,其采用合理的活动挡板、固定挡板、抽拉动力活动挡板、主动力活动板、自由挡板的结构设计、空间分布方式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并采用两个圆柱形滚动轴将固定挡板与左、右两个活动挡板相连接,可以任意调整边界条件,并通过定向楔形销锁定圆柱形滚动轴,实现边界复杂的构造模拟;利用圆柱形定向器将主动力活动挡板、左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右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相互配合以便确定活动边界,采用自由挡板约束拉伸方向,可以实现多种拉伸方向的断陷盆地构造叠加的模拟实验,实现了任意调整边界条件和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构造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断陷盆地构造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断陷盆地构造叠加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断陷盆地的构造物理模拟是构造地质学中一项必备的研究技术,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发展趋势来看,由单一构造模拟逐渐向复杂构造模拟转变,由宏观构造格局模拟向细微构造演化模拟过渡。
传统构造模拟研究中,普遍使用与地下岩层力学性质较为相近的松散石英砂作为实验材料。但问题是,以松散石英砂作为实验材料能够很好地实现简单构造及宏观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但在模拟复杂细微构造,尤其是在模拟叠合盆地中的后期构造时,对早期构造叠加、改造方面的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断陷盆地构造叠加的实验装置,旨在实现任意调整边界条件,实现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构造模拟,能够再现微观构造演化且后期构造对早期构造叠加与改造效果显著,构造叠加与构造改造现象明显,可以满足多种拉张方位的断陷盆地构造模拟。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断陷盆地构造叠加的实验装置包括右侧活动挡板、固定挡板、左侧活动挡板、左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主动力活动挡板、右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左侧自由挡板、右侧自由挡板、马达、单一橡皮、加厚橡皮、镀锌铁板、圆柱形滚动轴、抽拉动力活动板内壁板、圆柱形定向器、圆柱形滚动轴定向楔形销、自由挡板吸铁石,其中,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镀锌铁板通过所述圆柱形滚动轴连接,所述右侧活动挡板和所述左侧活动挡板通过所述固定楔形销连接所述圆柱形滚动轴,所述左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所述主动力活动挡板、所述右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三者之间通过圆柱形定向器连接,所述右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与所述右侧活动挡板之间采用平口卡槽连接,所述左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与所述左侧活动挡板之间采用卡槽不固定无缝隙接触,所述左侧自由挡板与所述右侧自由挡板采用吸铁石与所述镀锌铁板之间连接,所述单一橡皮、所述加厚橡皮与各类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压条式连接,所述单一橡皮与所述加厚橡皮通过双接连缝合。
可选的,所述圆柱形滚动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挡板上,且所述圆柱形滚动轴的下部突出滚动轴的部分卡入所述镀锌铁板的圆形凹槽内,所述右侧活动挡板和所述左侧活动挡板采用固定楔形销卡入所述圆柱形滚动轴的楔形切槽内。
可选的,所述抽拉动力活动板内壁板通过圆柱形定向器与主动力活动挡板的一侧连接,主动力活动挡板的另一侧通过圆柱形定向器与右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右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通过平口卡槽与所述右侧活动挡板相接,所述左侧抽拉动力活动挡板与所述左侧活动挡板之间采用卡槽不固定无缝隙接触。
可选的,所述左侧自由挡板、所述右侧自由挡板通过其底部的吸铁石与镀锌铁板无缝隙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