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电线故障测距防风晃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06743.7 | 申请日: | 201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斌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测距 衔接口 粗线 防磨 电线 操作按钮 粗电线 受力 防风 挤压 测距 拖动 稳固 顶端安装 故障检测 间隙配合 归位 衔接 防护盖 活动槽 上移动 底杆 弧杆 缓冲 回力 拉回 弯体 压囊 折压 晃动 显示屏 变形 回收 延伸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电线故障测距防风晃装置,其结构包括故障测距箱、显示屏、防护盖、粗线防磨衔接口、操作按钮,故障测距箱顶端安装有操作按钮且间隙配合,粗线防磨衔接口包括衔接道、受力预防杆,衔接道安装于活动槽之间,当所需测距的电线与粗线防磨衔接口衔接到一起时,使其更加稳固,其底杆往上移动的同时,由中体对其另外一头固定住,当其电线稳定后,不再对主推层有挤压时,延伸弯体将会受到折压弧杆弹送的力回位,另外一端将对其变形压囊进行挤压,对其进行回收缓冲,回力绳将拖动拉回弧头一同归位,等待下一次的受力,能够在其电线晃动程度过大时,对其进行及时的稳固,防止其故障检测时产生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粗电线故障测距防风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线需要通过故障测距设备来对其进行故障检测,由于电线的型号分多种,所匹配的检测衔接端头大小也不一样,电线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处,有室内、室外等,位于室外的电线,由于室外的天气多变,且气候不稳定,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故障测距。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直流电线故障测距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当其电线在进行故障测距时遇到大风的天气,其较粗的电线容易晃动得厉害,从而便影响了衔接头的稳定性,一同晃动,直接影响了故障测距的结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粗电线故障测距防风晃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其电线在进行故障测距时遇到大风的天气,其较粗的电线容易晃动得厉害,从而便影响了衔接头的稳定性,一同晃动,直接影响了故障测距的结果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粗电线故障测距防风晃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故障测距箱、显示屏、防护盖、粗线防磨衔接口、操作按钮。
所述故障测距箱顶端安装有操作按钮且间隙配合,所述显示屏与操作按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防护盖通过转轴与故障测距箱铰链连接,所述粗线防磨衔接口位于故障测距箱顶端。
所述粗线防磨衔接口包括衔接道、防磨撑杆、耐磨层、活动槽、受力预防杆,所述衔接道安装于活动槽之间,所述受力预防杆与防磨撑杆相连接,所述耐磨层贴合于活动槽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预防杆包括挤压囊角、主推层、反弹圆体,所述挤压囊角位于主推层内部,所述反弹圆体贴合于主推层外表面,所述主推层通过反弹圆体与挤压囊角相连接,所述挤压囊角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回型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弹圆体包括软层、挤压泡、弹面、半圆槽、回弹硬板,所述回弹硬板嵌入于软层内部,所述挤压泡与弹面相焊接,所述半圆槽设于回弹硬板之间,所述弹面为半弧形结构,所述回弹硬板呈弯钩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囊角包括变形压囊、压囊槽、折压弧杆、扩增受面球、延伸弯体,所述变形压囊位于压囊槽内部,所述折压弧杆两端安装有扩增受面球,所述扩增受面球远离折压弧杆的一端与延伸弯体相连接,所述扩增受面球为球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磨撑杆包括水滴增磨体、主杆、回位拉须、底杆,所述水滴增磨体焊接于主杆外表面,所述主杆远离水滴增磨体的一端与底杆相连接,所述底杆外表面安装有回位拉须,所述水滴增磨体为水滴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位拉须包括衔接扩张块、拉回弧头、中体、回力绳、弹性须,所述弹性须与衔接扩张块相焊接,所述弹性须与拉回弧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力绳与中体相连接,所述回力绳远离中体的一端与拉回弧头相连接,所述弹性须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斌,未经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