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耐高温驱动机构的桁架式一体化堆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2389.0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峰;余志伟;钟元章;罗英;曹锐;李燕;李浩;王仲辉;胡雪飞;蒋兴钧;饶琦琦;舒翔;王尚武;陈忻;吴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24 | 分类号: | G21C13/024;G21C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耐高温 驱动 机构 桁架 一体化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耐高温驱动机构的桁架式一体化堆顶结构,包括压力容器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围筒、抗震支承板、抗震板组件、防飞射物屏蔽板、电缆组件及起吊部件;所述围筒为由多根杆件组成的呈笼状的桁架结构。该堆顶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及开扣盖期间,不需要拆除其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从而实现堆顶结构的一体化,达到减少反应堆开扣盖时堆顶结构拆除所需步骤,从而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水型核电站反应堆,具体涉及核电站反应堆的堆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耐高温驱动机构的桁架式一体化堆顶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堆堆顶结构是反应堆的重要部件之一,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本体的上方,其功能主要包括:在地震情况下限制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的过度变形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保证其在地震情况下的功能完整性;将反应堆堆顶上所有电缆引导到规定的土建接口处;在安装、换料和检修时与反应堆厂房内环吊连接将整个堆顶结构(含压力容器顶盖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吊到(离)反应堆压力容器本体。同时,作为反应堆换料或维修开/扣盖操作时,必须进行操作的大型设备,堆顶结构的设计应能够实现简捷、快速的拆装,并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辐射防护,进而节省反应堆换料或维修操作时间和减少操作人员所受的辐照剂量,从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目前,国内外压水型反应堆堆顶结构主要有二代及二代加的分散式堆顶结构(以基于法国AREVA NP公司M310堆型为代表),以及第三代的一体化堆顶结构(以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堆型和华龙一号堆型为代表)。
对现有的压水型反应堆堆顶结构做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对现有的压水型反应堆堆顶结构做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耐高温驱动机构的桁架式一体化堆顶结构,该堆顶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及开扣盖期间,不需要拆除其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从而实现堆顶结构的一体化,达到减少反应堆开扣盖时堆顶结构拆除所需步骤,从而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适用于耐高温驱动机构的桁架式一体化堆顶结构,包括压力容器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围筒、抗震支承板、抗震板组件、防飞射物屏蔽板、电缆组件及起吊部件,所述压力容器顶盖及抗震支承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围筒的下端和上端,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通过抗震板组件与抗震支承板相连,所述防飞射物屏蔽板与抗震支承板相连,且防飞射物屏蔽板位于抗震板组件上方,所述电缆组件位于抗震支承板的上方,电缆组件通过支座与抗震支承板相连,所述起吊部件位于抗震支承板的上方且与抗震支承板固定连接;
所述围筒为由多根杆件组成的呈笼状的桁架结构。
目前,由于第三代反应堆相对于二代及二代加反应堆而言,更具有先进性,因此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第三代反应堆正在/将被广泛应用。而目前的第三代一体化堆顶结构除具备上述堆顶结构应具有的功能外,还具有冷却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冷却结构:以风冷的形式对控制棒驱动机构进行冷却,保证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同时,该冷却结构是根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冷却要求而设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