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1432.1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10 | 分类号: | C08L83/10;C08L69/00;C08K9/0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霞;刘广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组合物 式( 1 ) 式( 2 ) 聚硅氧烷共聚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改性碳纳米管 烷基 末端基团 碳原子数 聚四氟乙烯 种聚碳酸酯 碳纳米管 能力强 质量份 接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份数计,该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0.1份~99.9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2.5份~99.8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及0.1份~30份改性碳纳米管。其中,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末端基团如下式(1)所示,‑R1是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a为0~5的任一整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末端基团如下式(2)所示,‑R2是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b为0~5的任一整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四氟乙烯接枝碳纳米管。该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抗静能力强且机械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急速普及,电子设备向着小型轻量化、高集成化、高精度化的方向发展。但由电子部件往往产生对周边仪器有影响的电磁波障碍、静电,以致使元器件缺陷、仪器故障和产品报废等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开发出抗静电性好的优异的材料。
目前,一般是以导电性低的材料(比如聚碳酸酯、丙烯酸、聚酰亚胺等等)中配合导电性好的材料来开发抗静电能力强的材料。其中,作为导电性材料的一般是金属纤维、金属粉末等,但是使用金属纤维和金属粉末作为导电性材料,虽然赋予优异的抗静电性的效果,但是存在机械强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静能力强且机械强度高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
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0.1份~99.9份;
芳香族聚碳酸酯2.5份~99.8份;及
改性碳纳米管0.1份~30份;
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末端基团如下式(1)所示,
其中,-R1是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a为0~5的任一整数;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末端基团如下式(2)所示,
其中,-R2是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b为0~5的任一整数,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四氟乙烯接枝碳纳米管。
上述聚碳酸酯组合物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芳香族聚碳酸酯及改性碳纳米管,各组分相互配合,改性碳纳米管避免了碳纳米管的团聚特性,能够在树脂内分散均匀而提升整体组合物的性能均匀性,减小上述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固有电阻值,从而增加其抗静电能力;同时,改性碳纳米管与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力学传递提高而使该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增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2为碳原子数为4~12的烷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粘度平均分子量在500000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由具有如下式(3)所示的基团的聚碳酸酯与具有如下式(4)所示的基团的聚硅氧烷共聚而成,
其中,-R3、-R4、-R5、-R6、-R7及-R8分别独立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R9-为含有脂肪族或者芳香族的有机残基,-z-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烯烃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碳原子数为5~20的亚环烷基及碳原子数为5~20的环亚烷基中的一种,c和d分别为0~4的任一整数,n为1~500的任一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