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加解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8734.8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轶文;朱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F21/6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52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文件 区块 文件长度信息 解密密钥 加解密 待加密文件 存储介质 加密密钥 信息指纹 智能 加密处理 文件加密 现有文件 解密 取用 上传 网络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加解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计算待加密文件的信息指纹;所述信息指纹包括加密密钥、解密密钥和文件长度信息;根据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文件;根据待加密文件的文件长度信息,编写智能合约;根据智能合约,将加密文件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根据智能合约,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加密文件;计算加密文件的文件长度信息;根据加密文件的文件长度信息,生成加密文件的解密密钥;根据解密密钥,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本发明在现有文件加解密的基础上加入了区块链技术,能够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取用,且提高了文件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文件加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加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加解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体系结构。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现有的文件加解密方法一般是通过一个客户端对文件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文件上传到云服务器或者移动硬盘中,当使用者需要取用文件时,可通过移动硬盘或者云服务器下载加密文件,然后根据预先存储的解密密钥进行解密。其中,对于通过移动硬盘来进行文件转移的方法,不够灵活实用;而对于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方法,黑客很容易从云服务器或者文件传输过程中盗取加密文件,不够安全。
目前,还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进行文件加解密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实用且安全性高的,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加解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待加密文件的信息指纹;所述信息指纹包括加密密钥、解密密钥和文件长度信息;
根据加密密钥,对待加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文件;
根据待加密文件的文件长度信息,编写智能合约;
根据智能合约,将加密文件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进一步,所述计算待加密文件的信息指纹这一步骤,其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信息摘要算法计算待加密文件的md5值;
通过安全散列算法计算md5值的哈希值。
进一步,所述根据待加密文件的文件长度信息,编写智能合约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待加密文件的文件长度信息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反之,则直接根据待加密文件的信息指纹编写智能合约;
对待加密文件进行压缩处理;
计算压缩处理后的待加密文件的信息指纹;
根据信息指纹编写智能合约。
进一步,所述根据智能合约,将加密文件上传至区块链网络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智能合约的事务消息;
根据事务消息,判断区块链网络中是否存在重复的加密文件,若是,则停止将加密文件上传至区块链;反之,则将事务消息广播到整个区块链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8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