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HRS2基因及其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8561.X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薇;薛梦竹;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45/06;A61P35/00;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癌 制备治疗肝癌 高表达 抑制剂 基因 基因抑制剂 诊断和治疗 表达水平 肝癌药物 治疗 检测 预测 申请 发现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DHRS2基因及其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是治疗DHRS2基因高表达型肝癌药物中的用途。通过研究发现检测肝癌样株中DHRS2的表达水平,可以识别出DHRS2高表达的肝癌株,并可进一步预测出该类肝癌能用DHRS2基因抑制剂进行治疗。本申请对于肝癌的相关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HRS2基因及其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是治疗DHRS2基因高表达型肝癌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民健康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我国每年仅肿瘤死亡人数近200万人,恶性肿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00多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肝癌在恶性肿瘤里,发病率排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胃癌,但死亡例数排第二,仅次于肺癌。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可分四大块,第一是外科手术(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第二是血管介入,第三是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射频、微波、冷冻、无水酒精注射等等),最后是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但在我国,80%以上的肝癌都是晚期才能发现,病人往往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而目前很多临床药物的靶点也面临快速耐药性。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常常最终导致化疗失败。耐药性是指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当药物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耐受。靶点耐药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难题。肿瘤细胞耐药性分为内在性(未接触药物时已存在的)和获得性(接触药物后产生的)两大类。一般来说,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可能会对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但对其他非同类型的药物仍敏感。近年来发现在培养液中接触某种化疗药物而产生耐药的细胞株,对其他结构上无关、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这种广谱耐药现象称为多药耐药性。
DHRS2基因ID:10202,它主要是调节代谢的基因的酶,可调节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类维生素A等。
关于DHRS2与肝癌的关系目前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HRS2基因抑制剂在制备治疗DHRS2基因高表达型肝癌药物中的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DHRS2基因高表达型肝癌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基于研究发明人发现通过检测肝癌样株中DHRS2的表达水平,可以识别出DHRS2高表达的肝癌株,并可进一步预测出该类肝癌株能用DHRS2基因抑制剂进行治疗。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以下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DHRS2基因抑制剂在制备或者筛选治疗肝癌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肝癌是指DHRS2基因高表达型肝癌。
上述DHRS2基因高表达是与肝癌瘤株的其它亚型比较,表达量差一个数量级以上(10倍为一个数据级),具体数据参考测序数据的得结果TPM>1000(TPM值指每百万细胞中的转录本数)。
上述治疗药物至少具有以下功能之一: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血管增生、抑制肿瘤形成、血管形成。
上述DHRS2基因抑制剂可以降低DHRS2基因的表达。
DHRS2基因抑制剂可以是siRNA,shRNA,抗体,小分子化合物。
所述药物必然包括DHRS2基因抑制剂,并以DHRS2基因抑制剂作为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
所述药物中,发挥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可仅为DHRS2基因抑制剂,亦可包含其他可起到类似功用的分子。
亦即,DHRS2基因抑制剂为所述药物的唯一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
所述药物可以为单成分物质,亦可为多成分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8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