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1612.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罗希;李逸之;徐芬;聂梦丽;余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削减 入湖雨污排口 污染物 生态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包括入湖排水口,入湖排水口处设置有检查井,检查井内设置有固废收集提篮,入湖排水口外围设置有生物膜处理带,生物膜处理带的两端延伸至入湖排水口两侧的湖岸,生物膜处理带包括各个依次连接的浮床,浮床上种植有湿生植物,浮床上悬挂有人工水草,浮床通过尼龙绳与浮床基础桩连接,生物膜处理带所围的区域种植有水生植物,生物膜处理带所围的区域还设置有喷泉曝气机。本发明使用简便,施工技术简单,无土建内容。适用范围较广,易于维护。在削减污染负荷的同时,具有丰富水面景观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环境工程、生态学专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适用于存在排污口的中小湖泊水体,能够实现对入湖污染物的削减的同时,丰富水面景观。
背景技术
自然水体尤其是城市中小型湖泊,已经成为人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这些湖泊往往肩负人们休闲娱乐的水体功能,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小型湖泊往往成为排污的场所,这些污水口、雨水口携带各种面源径流污染物直接入湖,污染水质,进而损害湖泊的生态系统,呈现湖泊的富营养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一个富营养水华爆发的湖泊远远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城市中小型湖泊的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第一要义为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截污,但是一些城市湖泊往往地处城镇核心区域,由于城镇排水体制陈旧,雨污混接、错接的合流排口广泛存在,加之周边商业发达,居民建筑物密布,使得推进截污纳管的工作相对困难。另外,由于城市湖泊汇水区域硬化程度较高,雨水排口所排放的初期雨水也是造成湖泊污染的重要方面。
曝气增氧法能够加速水体复氧过程,迅速提高水中溶解氧水平,以强化水体的自然净化过程,从而改善水体的水质。另外,曝气增氧法往往具有喷泉景观功能,能否丰富城市湖泊水上景观;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附着生长在生物填料表面上的生物膜,通过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实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附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具有对水质变动有较强适用性,适合于低浓度污水的技术特点;生态法是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及其附着形成的生物膜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转化、分解作用,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由此,针对无法完全截污、存在雨水口的城市湖泊,结合曝气增氧理论,将生物膜法与生态法结合起来,发明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技术方法,在不带来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同时兼负丰富湖泊水面景观功能无疑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存在排污口的城市中小型湖泊,提供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结合曝气增氧,利用附着生长在生物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实现对入湖污染物的吸附、降解、转化,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的同时,丰富湖泊水面景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包括入湖排水口,入湖排水口处设置有检查井,检查井内设置有固废收集提篮,入湖排水口外围设置有生物膜处理带,生物膜处理带的两端延伸至入湖排水口两侧的湖岸,生物膜处理带包括各个依次连接的浮床,浮床上种植有湿生植物,浮床上悬挂有人工水草,浮床通过尼龙绳与浮床基础桩连接,生物膜处理带所围的区域种植有水生植物,生物膜处理带所围的区域还设置有喷泉曝气机。
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生物膜处理带外围的浮岛处理围隔带,浮岛处理围隔带的两端延伸至入湖排水口两侧的湖岸,浮岛处理围隔带包括依次连接的浮岛,浮岛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浮岛上远离入湖排水口的一侧设置有阻水隔离围挡,浮岛通过尼龙绳与浮岛基础桩连接。
一种削减入湖雨污排口污染物的生态系统,湿生植物为狐尾藻或圆币草,挺水植物为鸢尾或水芹菜,水生植物为香蒲和苦草,或者水生植物为芦苇和苦草。
如上所述的固废收集提篮为铝合金孔状提篮。
如上所述的阻水隔离围挡为PVC涂塑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1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