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9999.1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晶;周宇昊;阮炯明;谢玉荣;张钟平;王世朋;柯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0 | 分类号: | G01N3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气罐 反应器 脱硝催化剂 连通 出气管道 预热器 性能测试装置 单向阀 混流器 截止阀 质量流量控制器 脱除氮氧化物 尾气处理系统 气体净化器 烟气分析仪 出气管路 进气管路 控温系统 测试 管式炉 减压器 稳压阀 压力计 检测 灵活 污染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N2储气罐和NH3储气罐的出气管道上均依次安装减压器、气体净化器、稳压阀、截止阀和单向阀,且在截止阀和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和N2储气罐的出气管道均与混流器连接,且混流器通过压力计与预热器连通,NH3储气罐的出气管道与预热器连通,预热器与管式炉中的反应器的入口连通,且在反应器的下方设置控温系统,反应器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上均安装烟气分析仪,反应器的出口与尾气处理系统连通。本发明能够方便、灵活、准确和有效的检测脱硝催化剂性能,有利于脱除氮氧化物污染的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燃料来源,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很大,其可以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经大气循环形成酸雨,给水循环、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危害。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还会与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这种新的污染物会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产生光化学烟雾等问题,直接损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还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而PM2.5污染往往集中出现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发达地区,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呼吸道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因此,如何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成为越来越急迫的问题。日益恶化的环境使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给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V205-W03/TO2系SCR催化剂越来越无法适应新的脱硝环境,无法满足新的脱硝性能需求。探索出新型烟气脱硝催化剂己迫在眉睫。催化剂在整个脱硝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催化效率的关键,如申请号为201010596776.6的中国专利。然而,对于脱硝催化剂的性能检测往往做不到精准,现有检测设备系统复杂、灵活性差、测试结果偏差较大、缺乏安全性等,这样对催化剂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实用,行之有效的系统布局及方法,用以解决这个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方便、灵活、准确、有效和安全的检测脱硝催化剂性能的装置及测试方法,有利于脱除氮氧化物污染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包括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N2储气罐和NH3储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N2储气罐和NH3储气罐的出气管道上均依次安装有减压器、气体净化器、稳压阀、截止阀和单向阀,且在截止阀和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和N2储气罐的出气管道均与混流器连接,且混流器通过压力计与预热器连通,所述NH3储气罐的出气管道与预热器连通,所述预热器与管式炉中的反应器的入口连通,且在反应器的下方设置有控温系统,所述反应器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上均安装有烟气分析仪,所述反应器的出口与尾气处理系统连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预热器连接有温控仪。
进一步而言,所述混流器与压力计之间安装有阀门。
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已筛分的催化剂装入反应器的恒温区,催化剂下方用石英棉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