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标记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7615.2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斌;彭钊;陈光村;张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58 | 分类号: | C09K11/58;C09K11/02;B82Y20/00;B82Y3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量子点 细胞膜标记 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 疏水性配体 标记体系 活体细胞 系统混合 应用潜力 荧光成像 共孵育 亲水性 配体 修饰 嵌入 应用 细胞 成功 | ||
1.一种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以及修饰连接于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表面的亲水性配体和疏水性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配体包括谷胱甘肽、二氢硫辛酸、巯基乙酸、巯基丙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疏水性配体包括十二硫醇配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的发射波长为1000~1700nm;优选的,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包括Ag2Se、Ag2S、InAs、InSb、GbSb、Ag2Te和PbS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和/或,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的粒径为1~10nm,优选为2~5nm。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疏水性配体、亲水性配体分别修饰连接于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表面,获得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使疏水性配体修饰连接于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表面,形成疏水性配体量子点;
将亲水性配体、疏水性配体量子点和溶剂均匀混合,搅拌,离心后获得所述的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配体与疏水性配体量子点的摩尔比为200~1000:1,优选为300~70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氯仿-水溶液;优选的,所述氯仿-水溶液中氯仿与水的体积比为1~10:1,优选为3~7:1;
和/或,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6h,优选为2~5h;
和/或,所述离心采用的离心力为5000~15000g,优选为8000~12000g。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在细胞膜标记或荧光成像领域中的用途。
9.一种细胞膜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待标记的细胞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混合,形成标记体系,之后进行共孵育,使所述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嵌入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内,实现对细胞膜的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膜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体系中近红外II区荧光量子点细胞膜标记系统的浓度为1~100μg·ml-1,优选为10~50μg·ml-1;
和/或,所述标记的条件包括:将所述标记体系置于pH值为6.8~7.5的生理盐水中,在37℃,5%CO2浓度下共同培养1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6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