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装车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5813.5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展路;武可意;叶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14;C09D5/08;C09D7/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车 水性 丙烯酸 聚氨酯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装车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包括配料A、配料B、去离子水,配料A其原料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丁醇、滑石粉、颜料、分散剂、消泡剂、基材润湿剂、增稠剂、成膜助剂,配料B为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该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通过在配料A中加入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并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耐酸性、耐碱性、耐紫外线性,满足改装车水性涂料的需求,同时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对混合物进行研磨,提高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细度和光滑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改装车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水性涂料应运发展。由于水性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大大降低了可挥发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水性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申请公布日为2017.12.29、申请公布号为CN107523203A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剂和固化剂,主剂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消泡剂、分散剂、润湿剂、钛白粉、碳黑、去离子水、助溶剂、防爆泡剂、增稠剂,固化剂包括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PMA、DMM,并通过混合搅拌,得到双组份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该双组份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在施工条件下VOC可控制在110g/L以下,能够替代传统溶剂型聚氨酯涂料,但是由于其耐酸碱性和耐紫外线性较差,而改装车长期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因此无法满足改装车水性涂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装车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通过在配料A中加入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并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耐酸碱性和耐紫外线性,满足改装车水性涂料的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改装车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包括配料A、配料B、去离子水,按重量份数计,配料A其原料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65-100份、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8-14份、丁醇6.5-9.2份、滑石粉20-24份、颜料5-7份、分散剂1.5-2.5份、消泡剂1.8-2.8份、基材润湿剂2-3.5份、增稠剂4-6份、成膜助剂0.7-1.1份,且二氧化钛的重量占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总重量的12-20%;配料B为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料A、配料B、去离子水的重量配比为(10-50):10:(0.4-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料A中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降低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内部的扩散途径,而且起到了除菌杀菌的效果,降低了紫外线对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影响,不仅提高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耐酸碱性和耐紫外线性,而且提高了其铅笔硬度,满足改装车水性涂料的需求。
较优选地,配料A其原料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75-95份、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10-12份、丁醇7.5-8.5份、滑石粉21-23份、颜料5.5-6.5份、分散剂1.7-2.2份、消泡剂2-2.5份、基材润湿剂2.4-3份、增稠剂4.5-5.5份、成膜助剂0.8-1份,且二氧化钛的重量占二氧化钛改性纳米石墨烯总重量的14-18%,配料B为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且配料A、配料B、去离子水的重量配比为(22-33):10:(0.8-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各原料配比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较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成膜助剂为乙二醇单丁醚,基材润湿剂为烷基芳基聚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消泡剂、成膜助剂、基材润湿剂进一步优化,提高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