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闸堰泄流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2843.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8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武心嘉;葛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道 堰体 底板 水闸 模拟实验装置 机构安装 水道侧壁 水流监测 水循环 泄流 研究和教学 垂直固定 机构连通 流动变化 能量损耗 实验装置 薄壁堰 宽顶堰 实用堰 中间处 观察 堰流 密封 直观 回收 上游 阻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闸堰泄流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模拟水道、水循环机构、水闸机构、堰体模型、水流监测机构;模拟水道包括水道侧壁和水道底板,水道底板两侧密封垂直固定有水道侧壁;堰体模型安装在水道底板的中间处,堰体模型阻碍了水流在模拟水道的通过;水闸机构安装在堰体模型的顶部,用于控制水流的通过;水循环机构连通模拟水道的两端,用于水流的模拟和回收;水流监测机构安装在水闸机构的上游,用于观察水流的流动变化;实验装置在实验方法下,能够模拟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的堰流状态,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水流的动向和过堰后的能量损耗,对研究和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泄流模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闸堰泄流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为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要求,需修建溢流坝、水闸等控制水流的水工建筑物。例如,溢流坝、水闸底槛、桥孔和无压涵洞进口等。堰是顶部过流的水工建筑物。堰是水闸常采用的泄水建筑物,它的泄水能力计算是水利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淹没度对泄流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在高淹没度条件下过堰流流态复杂,流量计算受淹没度、流量系数、上下游水位的影响,过堰流量不易准确计算。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堰体在高淹没条件下的流量计算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过堰流量计算的精度,保证过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的直观性和实验教学的需要,我们提出一种闸堰泄流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闸堰泄流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能够模拟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的堰流状态,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水流的动向和过堰后的能量损耗,对研究和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闸堰泄流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模拟水道、水循环机构、水闸机构、堰体模型、水流监测机构;所述模拟水道包括水道侧壁和水道底板,所述水道底板两侧密封垂直固定有水道侧壁;所述堰体模型安装在水道底板的中间处,所述堰体模型阻碍了水流在模拟水道的通过;所述水闸机构安装在堰体模型的顶部,用于控制水流的通过;所述水循环机构连通模拟水道的两端,用于水流的模拟和回收;所述水流监测机构安装在水闸机构的上游,用于观察水流的流动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了各个机构进行组装的方式进行制备实验装置,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拆装装置,方便在各地进行实验,对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模拟水道的水道侧壁和水道底板由塑料制成,其中水道底板在水闸机构与下游的连接处挖设有模拟消力池。
在上述方案中,塑料制品成本低,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热环境下能够方便成型,具有易加工的优点;同时消力池的加入能够真实模拟实际河道内的环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蓄水池、泵室和回水管道,所述泵室安装在模拟水道的上游端口处,所述回水管道一端安装在模拟水道的下游端口处,所述回水管道另一端安装在泵室的回水口,所述泵室出水口朝向模拟水道的上游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蓄水池能够在实验开始前将水储满,方便在不易接到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泵室能够将出水流量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实验精度;回水管道可将过堰的水流重新倒流至泵室内,泵室进而将水重新回收到蓄水池内,不影响实验环境,同时也可以进行多次实验,保证了实验的高质量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泵室内安装有喷水泵和回水泵,所述喷水泵的进水口接通蓄水池的底部,所述喷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泵室出水口;所述回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泵室的回水口,所述回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蓄水池的顶部。
在上述方案中,喷水泵的进水口从蓄水池底部接水,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蓄水池内的水;回水泵的出水口则连通蓄水池顶部,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回水泵的工作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排沙漏斗排沙效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式清淤处理一体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