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6625.6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谢青;朱长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31 | 分类号: | H04L41/0631;H04L41/0604;H04L41/06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疑似 告警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个告警中每个告警的至少一个属性,至少一个属性包括协议层属性,协议层属性用于指示告警的挂接对象所处的网络协议层;根据每个告警的至少一个属性中每个属性的属性分值,从N个告警中识别疑似根因告警,属性分值用于指示具有相应属性的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的概率。由于不同的告警对象所处的网络协议层可能不同,且处于不同网络协议层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的概率也不同。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过程中,考虑各个告警的协议层属性,以提高识别出的疑似根因告警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型网络中通常分布有多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通过光纤等通信介质连接。当网络中的某条通信介质发生中断或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网络中与该通信介质或该节点有关的对象均可能上报告警,从而诱发一连串的告警。因此,当网络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多个告警时,需要从该多个告警中识别疑似根因(probable root cause)告警,以便于后续根据疑似根因告警对网络进行维护。其中,将上报某个告警的对象称为该告警的挂接对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提高识别出的疑似根因告警的准确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N个告警中每个告警的至少一个属性,至少一个属性包括协议层属性,协议层属性用于指示告警的挂接对象所处的网络协议层,N为大于1的正整数;确定每个告警的至少一个属性中每个属性的属性分值,属性分值用于指示具有相应属性的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的概率;根据每个告警的至少一个属性中每个属性的属性分值,从N个告警中识别疑似根因告警。
由于不同的告警对象所处的网络协议层可能不同,且处于不同网络协议层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的概率也不同。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过程中,考虑各个告警的协议层属性,以提高识别出的疑似根因告警的准确性。
可选地,协议层属性的属性分值与协议层属性指示的网络协议层的层级呈负相关关系。实际应用中,相对于处于网络模型的上层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处于网络模型的底层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更有可能为疑似根因告警。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协议层属性的属性分值与协议层属性指示的网络协议层的层级可以呈负相关关系,以提高识别出的疑似根因告警的准确性。
可选地,确定每个告警的至少一个属性中每个属性的属性分值,包括:对于N个告警中的第一告警,从网络协议层和分值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一告警的协议层属性的属性分值;其中,网络协议层和分值的对应关系中包括多个网络协议层和多个协议层分值,多个网络协议层和多个协议层分值一一对应,且每个网络协议层对应的协议层分值大于相邻的上一层的网络协议层对应的协议层分值,所处第一告警为N个告警中的任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预先针对各个网络协议层设置对应的协议层分值,以便于后续可以直接根据告警的协议层属性,确定该协议层属性的属性分值,提高了识别疑似根因告警的灵活性和效率。
可选地,至少一个属性还包括信号流向属性,信号流向属性用于指示告警的挂接对象在当前所处的信号流链路中的位置;其中,用于指示信号流链路上游位置的信号流向属性的属性分值大于用于指示信号流链路下游位置的信号流向属性的属性分值。
对于在信号流链路的不同位置处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各个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的概率也不同,且相对于位于下游位置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位于上游位置的告警对象上报的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的概率更大。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识别各个告警为疑似根因告警时,在考虑垂直方向上的各个告警的协议层属性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水平方向上的各个告警的信号流向属性以提高识别出的疑似根因告警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6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伊洛前列素关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