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SN中的一种流水式栅栏调度算法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74732.5 | 申请日: | 201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毛科技;杨志凯;周贤年;汪敏豪;华子雯;徐瑞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52/02;G08B13/00;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wsn 中的 一种 流水 栅栏 调度 算法 实现 方法 | ||
1.无线传感网络WSN中一种流水式栅栏调度算法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栅栏均匀分割为若干子栅栏;具体包括:
11)将栅栏分割;将栅栏均匀分割为α条子栅栏;同一时刻只有唯一子栅栏处于工作状态,其他处于休眠状态;
12)L表示栅栏长度,将其均分为α段,每段长度为L/α,以其最左端传感器节点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根据分割子栅栏的数量、横坐标和栅栏的长度,给传感器节点分配其所属的子栅栏编号(S1、S2……Sα);由服务器控制子栅栏的循环激活调度,并且发送激活或休眠命令,进而控制其工作状态;
步骤2:将子栅栏循环激活,形成一种流水式工作状态;具体包括:
21)激活Sub1子栅栏,运行t时间后进入休眠状态,当Sub1进入休眠状态后,激活Sub2,同样运行时间t后进入休眠状态,然后按顺序轮流调度,直到所有子栅栏都激活工作一次,完成一次栅栏调度;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开始新一轮的栅栏调度,直到所有子栅栏能量耗尽;
22)
式(3-1)中β为常数,T为节点总共运行的时间,当完成β次调度后节点能量刚好耗尽;
步骤3:通过被激活状态的子栅栏来检测试图通过栅栏的入侵者;具体包括:
31)设入侵者通过感知区域的速度为v,且角度θ和位置x都为随机;传感器节点位于0处;d(θ,x)表示入侵者通过感知区域时的最短感知距离,le(θ,x)表示节点感知范围内通过路径的长度;
32)由于θ∈[0,π]和x∈[-R,R]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且等概率,因此x的概率密度函数f(x)如式(4-1)所示,θ的概率密度函数g(θ)如式(4-2)所示;
式4-1中R表示节点感知半径;
33)最短感知距离如式(4-3)所示;
d(θ,x)=|x|·sin(θ) (4-3)
式(4-3)中R为节点感知半径,0≤θ≤π,-R≤x≤R;
34)计算d(θ,x)的平均值davg,如式(4-4)所示,计算可得davg的值如式(4-5)所示;
davg=∫∫xθf(x)g(θ)d(θ,x)dθdx (4-4)
35)平均通过路径长度如式(4-6)所示;
式(4-6)中R为节点感知半径,0≤θ≤π,-R≤x≤R;
36)计算le(θ,x)的平均值leavg,如式4-7所示,通过泰勒级数可求得leavg的近似值如式(4-8)所示;
式(4-8)中R表示节点感知半径;
37)通过leavg可计算入侵者的平均通过时间ct,如式(4-9)所示;
步骤4:验证入侵者检测率和栅栏生存时间;具体包括:
41)本发明实验场景中栅栏在概率感知模型下的检测率,概率感知模型如式(5-1)所示;
式(5-1)中d(i,j)为节点i与入侵者j之间的距离,m是个可调的参数;
42)入侵者被栅栏检测到可分为二种情况:一、在未被激活的栅栏处试图通过,但子栅栏在其通过感知范围前被激活了;二、直接被处于工作状态的子栅栏检测到;
43)入第一种情况的栅栏检测率p1如式(5-2)所示;
式(5-2)中α表示子栅栏的数量,davg如式(4-5)所示;
第二种情况的栅栏检测率p2如式(5-3)所示;
式(5-3)中ct表示入侵者通过感知区域的平均时间,β表示调度次数,α表示子栅栏的数量;n表示通过休眠子栅栏时能被检测到的休眠子栅栏数量,n≤α;且式(5-3)需满足
综上所述,p1、p2之和即为整条栅栏的平均检测率P,如式(5-4);
式(5-4)中且α为整数,表示栅栏总长度,n与式(4-8)中相同;
从式(5-4)可以看出当α值越小时,表示子栅栏的数量越少,其长度则越长,对应检测率越大;β越大时,T/β越小,表示子栅栏状态切换的越快,因此能监测到入侵者的概率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7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