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营养液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2783.4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云天颖;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密封储液罐 交换罐 循环泵 营养液输送装置 光生物反应器 紫外线杀菌器 隔膜计量泵 输液软管 移动装置 过流式 集光管 交汇处 机电一体化结构 营养液 出料阀 出水管 单向阀 进液孔 通气孔 微藻 连通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营养液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包括密封储液罐、出料阀、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隔膜计量泵、单向阀、输液软管、反应器交换罐、反应器循环泵、集光管、移动装置;所述密封储液罐设有进液孔、通气孔;所述密封储液罐、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和所述隔膜计量泵设于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输液软管的末端与所述反应器交换罐的出水管在交汇处连通,之后通过所述反应器循环泵,并通过与所述反应器循环泵连接的所述集光管输出;所述反应器交换罐交汇处的形状呈V型。本发明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满足培养微藻时营养液的供给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营养液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营养液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藻类作为食物链上的生产者之一,通过吸收光的能量,固定无机碳,使之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从而为水域生产力提供基础。海洋浮游藻的总生产力估计每年为31×109t碳。在食物链的转换中,1Kg鱼肉需100-1000Kg浮游藻,从而也显示了其在地球生物链中的重要价值。作为高效率培养、开发藻类培养装置之一的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由于具有光、温度、溶解氧、CO2和pH的调节功能,且控制系统集成度较高,使之成为广泛应用的设备之一。但是,反应器在运行中补给营养液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营养液在输入过程中易受污染;2.营养液未能均匀的完成补充,易造成营养液流入到培养藻液中造成局部营养液浓度过高,引起藻体不适反应。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营养液输送装置,可以满足培养微藻时营养液的供给要求。该装置结构简单,集合现有机电技术,解决了现有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供给营养液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密封储液罐、出料阀、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隔膜计量泵、单向阀、输液软管、反应器交换罐、反应器循环泵、集光管、移动装置;所述密封储液罐设有进液孔、通气孔;所述密封储液罐、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和所述隔膜计量泵设于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密封储液罐的出液口、所述出料阀、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所述隔膜计量泵、所述单向阀通过所述输液软管依次连接;所述输液软管的末端与所述反应器交换罐的出水管在交汇处连通,之后通过所述反应器循环泵,并通过与所述反应器循环泵连接的所述集光管输出;所述反应器交换罐交汇处的形状呈V型。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储液罐容积范围为0.1-1m3。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储液罐的通气孔内装有气体过滤器,过滤能力范围为0.1-100m3/min,气体过滤精度为0.02μm,效率达到99.99%。所述气体过滤器可以过滤对微藻有害的细菌,过滤等级可达到制药工业、食品工业上的专业除菌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计量泵的流量范围为25-1000L/h,计量精度为±1%。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交换罐中养殖用水的出水压力范围为0.2-1MPa。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为可固定式手推车,或电瓶车。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阀和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所述隔膜计量泵和所述单向阀之间均设有快装接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营养液输送方法:当反应器循环泵运行时,养殖用水开始循环;打开出料阀和单向阀,开启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和隔膜计量泵,并设定营养液通过隔膜计量泵的流量;密封储液罐中的营养液通过输液软管,依次通过出料阀、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隔膜计量泵、单向阀,在反应器交换罐交汇处与养殖用水混合,杀菌后的营养液随同养殖用水一起被反应器循环泵泵入集光管,完成输送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好养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
- 下一篇:人工组织前体及制备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