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4046.X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利生;史维秀;李冰;魏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流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主流入口和主流出口,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出口,在所述壳体内部环向设置有喷流壁,且在所述喷流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在所述主流入口和所述气态出口之间压差作用下喷射主流工质的微孔。本发明采用简单的装置结构实现了液态工质自降温,满足了实验研究或新循环系统研发中对低温制冷剂的需求,在常规制冷循环中采用该方法及装置,有助于减小蒸发器面积,降低机组体积和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节流装置是制冷系统不可缺少的四大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液体节流降温,然后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达到制冷目的。它是维持冷凝器中为高压环境、蒸发器中为低压环境的重要部件。
目前,对制冷剂液体的降压降温主要采用的仍是节流装置。制冷系统常用的节流装置有:手动式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在实验研究或新循环系统研发时,常需获得低温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工质通过常规节流装置后,压力和温度显著降低,形成气液混合的两相流,需经过气液分离或继续冷却过程,才能获得低温的液态制冷剂,工艺过程和设备系统复杂,需要能够实现液态工质自降温的单一装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喷流自降温的方式降低主流液态工质温度,并同时将汽化的工质分离出来的喷流自降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主流入口和主流出口,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环向设置有喷流壁,且在所述喷流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在所述主流入口和所述气态出口之间压差作用下喷射主流工质的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态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上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主流入口和主流出口,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环向设置有喷流壁,且在所述喷流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在所述主流入口和所述气态出口之间压差作用下喷射主流工质的微孔;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喷流壁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主流工质喷射流量的调节中空螺栓,在所述调节中空螺栓与所述喷流壁、所述壳体之间相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用于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中空螺栓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气态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侧;所述调节中空螺栓和所述密封中空螺栓均设有外螺纹,与所述调节中空螺栓和所述密封中空螺栓相连接的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流入口和主流出口,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所述气态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喷流壁,且在所述喷流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在所述主流入口和所述气态出口之间压差作用下喷射主流工质的微孔;
在所述喷流壁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主流工质喷射流量的调节螺栓,在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壳体之间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中空螺栓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气态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侧;所述调节螺栓和所述密封中空螺栓均设有外螺纹,与所述调节螺栓和所述密封中空螺栓相连接的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4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