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522.2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铮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3/00;F24D19/00;F24H3/04;F28D20/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102100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流道 循环流道 主流道 辅助控制装置 建筑节能 气流控制 结合式 散热 流出 相变蓄热材料 散热稳定性 室内舒适度 相变蓄热器 气流循环 热量散发 电加热 保证 连通 供热 | ||
本发明公开了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本发明以气流的方式将相变蓄热器内的热量散发出,能够实现均匀、稳定的散热,通过设置气流控制座,并在气流控制座上设置有主流道、出气流道和循环流道,主流道、出气流道和循环流道相互连通,且其形状构设为使得主流道流出的气流一部分流入出气流道,且另一部分流入循环流道内,这样,可以使得气流一部分散入室内,一部分循环入相变蓄热材料内,使得气流循环后保证气流流出的温度的同时,实现均匀的散热,保证散热稳定性;本发明还可利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辅助供热,保证室内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是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相变蓄热来说,是节能建筑必不可缺的方法之一。目前的相变蓄热一般是在白天利用太阳能等将热量存储于相变材料内,到晚上需要取暖时,将相变蓄热的能量再散发到室内,达到清洁节能的目的。但是,在晚上取暖时,往往由于相变蓄热的散热不稳定性,导致一开始时,散热过快,室内温度较高,而持续一定时间后,尤其是到了后半夜,由于过块的散热,难以再进行进一步的取暖,这就导致室内舒适性较差,造成忽冷忽热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其安装在建筑物墙体内,其包括循环气泵、相变蓄热组件、保温座、气流控制座和安装板,其中,所述相变蓄热组件呈竖直延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围绕所述相变蓄热组件的保温座,所述保温座的上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相变蓄热组件相互连通的气流控制座,所述保温座的底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相变蓄热组件相互连通的循环气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变蓄热组件包括外密封板、内蓄热单元座和内密封板,其中,所述外密封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所述外密封板与所述内密封板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密封设置有至少两组叠放在一起的内蓄热单元座;
所述内蓄热单元座包括外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相变蓄热材料容纳单元,相邻的两个相变蓄热材料容纳单元之间设置有水平间隙,每个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容纳单元内还密集的设置有竖直的孔隙,以便于循环气泵的气流从下向上流动;
所述气流控制座上设置有主流道、出气流道和循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相变蓄热组件的出气端连通;
所述出气流道的出口朝向室内,以便于将流出的气体散发至室内;
所述循环流道通过所述保温座内的循环流道与所述循环气泵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循环气泵的出气端连接至所述内蓄热单元座的底部;
所述主流道、出气流道和循环流道相互连通,且其形状构设为使得主流道流出的气流一部分流入出气流道,且另一部分流入循环流道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气泵上还设置有补气管,所述补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气管的进气量的补气控制阀,所述保温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循环气泵的气泵腔,所述气泵腔的开口朝向室内,且气泵腔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板。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主流道在朝向室内的延伸方向上,其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主流道与所述出气流道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主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循环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成锐角,且所述循环流道的延伸方向为倾斜向下,所述出气流道的延伸方向和循环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气流控制座上位于所述主流道、出气流道和循环流道之间的交汇连通部处设置有凸座,所述凸座为凸弧形结构,且所述凸座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凸座采用高导热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铮,未经孙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水两介质太阳能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