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61085.4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8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达;吴柏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亚洲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許榮文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牵引 椎间盘 按摩 设备 | ||
一种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包含坐椅、牵引单元、升降单元,及振动单元。所述坐椅包括脚架、椅座、用于固定使用者的臀部的固定件,及设置于所述椅座的坐垫。所述牵引单元连接所述坐椅且包括位于所述椅座上方且能相对于所述椅座上下移动的移动板,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板的束缚件,所述移动板能供使用者背部靠置,所述束缚件用以将使用者的上背固定于所述移动板。所述升降单元连接所述牵引单元且用来驱使所述移动板向上远离所述椅座,以拉伸使用者的腰椎。所述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坐垫内部且用来使所述坐垫顶部上下振动。而本发明占地较小且能牵引腰部的脊椎骨、椎间盘和椎间肌肉,且能于脊椎骨拉开后微压椎间盘达到按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部复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对于因骨刺或椎间盘突出而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治疗师多使用机械辅助进行腰椎牵引,以拉开腰部的脊椎骨使脊椎骨间的空隙以及位于脊椎骨间的椎间盘回复,进而舒缓受压迫的神经。然而,一般的腰椎牵引设备为头尾设有牵引机台的躺床型式,其设备庞大且操作复杂,不仅占用医院及诊所空间,且不适合使用者自行购买于家中使用,此外,现今也缺乏椎间盘按摩功能的设备,也缺乏在牵引同时能合并腰部运动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能有效牵引使用者的腰椎,并能有效按摩椎间盘的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
本发明的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包含坐椅、牵引单元、升降单元,及振动单元。所述坐椅包括脚架、设置于所述脚架顶部的椅座、跨接于所述椅座左右两侧的固定件,及设置于所述椅座顶部的坐垫,所述固定件用于将使用者的臀部固定于所述椅座。所述牵引单元连接所述坐椅且包括位于所述椅座后端的上方且能相对于所述椅座向上远离及向下趋近的移动板,及跨接于所述移动板左右两侧的束缚件,所述移动板用于供使用者背部靠置,所述束缚件用来自使用者的腋下绕设于使用者的前胸,以将使用者的上背固定于所述移动板。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牵引单元的抬升件,所述抬升件用来驱使所述移动板向上远离所述椅座,以拉伸使用者的腰椎。所述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坐垫内部且用来使所述坐垫顶部上下振动。
本发明的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座后端且向上延伸的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固定座、连接所述移动板及所述固定座的定位件组,定义垂直所述固定座的顶面的第一轴线,所述移动板能沿所述第一轴线趋近及远离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所述定位件组供所述移动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产生定位,所述支撑件还具有相反于所述顶端且连接所述椅座的底端,所述升降单元的抬升件能分离地连接所述牵引单元并用来驱使所述移动板向上远离所述固定座,当所述抬升件与所述牵引单元分离时,所述支撑件的顶端能受外力而相对于所述底端朝前方、后方、左方、右方摆动及转动,以供使用者进行腰椎牵引时,能合并进行腰部运动。
本发明的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所述牵引单元的支撑件为螺旋弹簧。
本发明的坐式腰椎牵引及椎间盘按摩设备,所述牵引单元的定位件组具有连接所述移动板底端且能沿所述第一轴线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定位杆、沿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固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导座、沿所述第二轴线穿设于所述导座的插件,及设置于所述导座内且连接所述插件及所述导座的弹性件,所述定位杆相邻所述插件的一侧形成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的方向排列的单向棘齿,所述弹性件恒使所述插件抵靠所述单向棘齿,所述插件沿所述第二轴线插入所述单向棘齿间,且能受操作抵抗所述弹性件而沿所述第二轴线脱离所述单向棘齿,所述抬升件能分离地顶抵于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向上推动所述定位杆,当抬升件向上推抵所述定位杆时,所述单向棘齿的顶面与所述插件的下端面相对滑动并向上通过所述插件,当所述抬升件向下远离所述定位杆时,单向棘齿的底面靠抵于所述插件的上端面而使所述移动板产生定位,当所述插件受操作而脱离所述单向棘齿时,所述定位杆受重力沿所述第一轴线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亚洲大学,未经财团法人亚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