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无创诊断糖尿病的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59494.0 申请日: 2019-03-04
公开(公告)号: CN109893138B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黄锐;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政法大学
主分类号: A61B5/1172 分类号: A61B5/1172;A61B5/00
代理公司: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代理人: 陈立荣
地址: 401120 ***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视化 诊断 糖尿病 制剂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说明书】:

一种可视化无创诊断糖尿病的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制剂包括固态制剂和液态制剂;固态制剂为纳米Fe3O4和TMB的混合物;液态制剂包括AuNCs溶液和无水乙醇;还提供了其制备、使用方法,在使用时用磁性刷吸取纳米Fe3O4与TMB混合物对汗潜指印样本的乳突纹线刷显,用磁性刷将多余的混合物吸走,先用喷雾装置朝向指印喷AuNCs溶液,烘干后再喷无水乙醇溶液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制剂制作方便、灵敏度高、显现效果好、稳定好,适用性广;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且产率高;使用方法不仅操作方便,且实现了可视化、无创的效果,避免了抽血,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疼痛,并使糖尿病人实时自测血糖变为现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尿病诊断领域和公安刑事技术指印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无创诊断糖尿病的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人们生活的习惯、环境及饮食方面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致使糖尿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递增现象。糖尿病(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作用低下或(和)分泌不足而导致的,其特征是高血糖症。DM长期高血糖将损伤到多个器官,导致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及衰竭,尤其会引起心脏、神经、肾、眼和血管系统发生病变。DM是目前全球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2%~5%,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 达2%~3%,且出现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的现象。因此对于糖尿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显得格外重要,而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目前临床测定葡萄糖采用酶法的较多,如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己糖激酶法(HK法)、葡萄糖脱氢酶法等,但因酶的试剂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适用性并不广,如葡萄糖氧化酶法易受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对于高尿酸患者,宜采用己糖激酶法。因而,作为血糖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因适用性广,且不需抽血,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疼痛,能够使糖尿病人实时自测血糖变为现实,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指纹,是灵长类动物手指末端指腹上的乳突花纹,因各人各指不同、特定性终身不变、触物留痕等特性而能够识别人身,被视作“证据之王”。指印,是手指在触摸物体时,由于汗液或其它附着物质与载体表面相互接触而固化于载体表面的反映指纹结构信息和附着物信息的痕迹;也就是说,指纹反映了遗留人的人身信息,指印反映了指纹的结构信息和物质信息。

犯罪现场遗留的指印主要为汗潜指印,即通过手指汗孔分泌的汗液在载体上形成的实际存在而裸眼不易见的指印。手指汗液中主要含有的水、无机盐、氨基酸、蛋白质、酶、脂肪等内源性物质和手指接触环境所留的外源性物质,同时还含有极微量的葡萄糖等内源性物质,这些物质是潜指印可视化显现的物质基础,也是物证技术工作者期望挖掘的人身信息。

然而,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新型技术,目前司法实践中对指印的检验仍停留在对其二维形态的显现,即以识别指印的纹线、特征等形貌为最终目的。汗液是人体的重要代谢产物,包含了诸多代谢物质;另外根据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手指会保留大量接触物的信息,即“触物留痕”。这两个因素使得无处不在的潜指印不仅包含了遗留人指纹的二维形态学信息,还隐藏了更多维的深度个体信息,如遗留人的生活信息(是否抽烟、是否吸毒等)、行为信息(是否接触毒品、毒物、是否接触枪支、爆炸物等)、健康状况信息(是否患病、是否服用药物等)。对指印形态信息、内源性代谢产物信息以及外源性携带物信息同时进行显现、识别及诊断,对犯罪现场的重建、指印遗留时间的判断、遗留人的刻画等具有重要意义。

汗液里面还含有极微量的葡萄糖,且糖尿病人与非糖尿病人的汗液中葡萄糖含量有所不同,通过检测汗潜指印中极微量的葡萄糖含量,为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构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无创诊断糖尿病的制剂,它制作方便、灵敏度高、显现效果好、稳定好,适用性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无创诊断糖尿病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它简单易行,易于推广,且产率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政法大学,未经西南政法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