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RAM型FPGA与外置密钥管理芯片的通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9294.5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捷思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律师事务所 50287 | 代理人: | 仲伟明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ram fpga 外置 密钥 管理 芯片 通讯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SRAM型FPGA与外置密钥管理芯片的通讯系统,包括:密钥管理芯片、SRAM型FPGA,密钥管理芯片是具有内部可读唯一序列号ID‑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MCU、DSP或CPLD,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存储密钥;密钥管理芯片与FPGA通过以下4条信号线连接:时钟信号线、第零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时钟信号是密钥管理芯片至FPGA的单向同步时钟,且持续输出;由于每个密钥管理芯片具有唯一的ID‑M,而每次密钥发送流程开始时,都要根据ID‑M确定此次的变频参数,4条信号线会相应的变频,但仍是同步关系,对外部非法监听进行了干扰,增加了获得SRAM型FPGA外置密钥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型FPGA与外置密钥管理芯片的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SRAM型FPGA需要使用密钥进行逻辑运算的场景,由于SRAM型FPGA自身不具备掉电后可存储数据的功能,往往需要将密钥存储在其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如FLASH、铁电等,这就使得前述FPGA必须通过总线或IO方式对外部的非易失存储器进行访问。前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仅是存储单元,不具备链路层信号变换和加密的能力,因此非法人员通过总线或IO的监听设备,再结合该存储单元公知的控制字段,通过信号采样对比分析,即可非法获得密钥。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行和身份保护的安全性,即便被截获的密钥是经密文加密的,也会造成系统的防护强度大大降低。
因此,提出一种安全的密钥保护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SRAM型FPGA与外置密钥管理芯片的通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SRAM型FPGA的外置密钥容易被非法获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SRAM型FPGA与外置密钥管理芯片的通讯系统,包括:
密钥管理芯片、SRAM型FPGA,所述密钥管理芯片是具有内部可读唯一序列号ID-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MCU、DSP或CPLD,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存储密钥;所述密钥管理芯片与所述FPGA通过4条信号线连接,所述4条信号线包括:时钟信号线、第零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时钟信号是所述密钥管理芯片至所述FPGA的单向同步时钟,且持续输出,同时也是为所述FPGA提供逻辑运算唯一的同步时钟;所述第零信号为双向信号;
当所述第零信号作为所述密钥管理芯片的输入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的变化而改变脉宽,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从所述FPGA输入到所述密钥管理芯片的数据信号,所述第零信号为所述FPGA对所述密钥管理芯片的总线输入请求信号;
在密钥发送流程中,所述第零信号作为所述密钥管理芯片的输出,所述时钟信号根据变频参数进行变频输出,所述变频参数根据所述ID-M确定,同时所述第零信号将同步于所述时钟信号进行脉宽的变化;此时所述第零信号为从所述密钥管理芯片输出到所述FPGA的数据信号,所述第零信号为包括所述密钥的信号;此时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空闲状态。
可选地,所述变频参数根据所述ID-M确定包括:获取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至少包括将所述ID-M作为初始种子,按照预设算法进行前N-1次迭代计算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在第N次时,将所述第一计算结果按照所述预设算法进行计算后,将得到的计算结果记为第二计算结果;根据所述第二计算结果确定所述变频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计算结果还包括将所述ID-M作为初始种子,将所述ID-M与伪随机数做级联或插入运算之后,再按照预设算法进行前N-1次迭代计算后,得到的计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捷思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捷思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邮件服务器实现去中心分布式加密的邮件通信方法
- 下一篇:密钥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