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铅酸蓄电池纳米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9005.1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刘彦军;张华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恒正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蓄电池 纳米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环保铅酸蓄电池纳米修复剂,由下列原料重量份数组成,聚苯乙烯水性螯合聚合物1‑1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改性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1‑15份、硫酸盐1‑6份、纳米粒子添加剂1‑8份、去离子水62‑95份;本发明修复剂可在电池极板上形成分子自排列保护膜,防止硫酸铅结晶体再次附着电极板,高效解决硫化现象,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无毒等特性,修复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环保型铅酸蓄电池高效纳米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采用稀硫酸做电解液,用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酸性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具有内阻小、价格低廉、高低温性能好、充放电性能好、安全可靠等突出优点,一经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运输、长途汽运、远洋轮渡、生活通讯、金融交流、各种备用电源、储能电源以及特殊用途的牵引电源等国防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类蓄电池中,铅酸蓄电池的使用量占到75%。铅酸蓄电池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0~12年,而在现实使用中,由于维护不当、电解液挥发、负极硫化、正极板栅软化、热失控、隔膜失效、自放电等原因均会导致蓄电池提前失效,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加液电瓶使用寿命在三年左右,免维护电瓶在两年左右。铅酸蓄电池的过早报废不仅严重浪费能源,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关注热点,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报废的蓄电池大约有2亿只,其中至少有5000万只是可以进行修复的。事实上失效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失水、机械故障、正极板物质脱落、负极板物质硫酸铅结晶盐化4大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负极板盐化,占铅酸蓄电池失效原因90—95%。
现有技术中,铅酸蓄电池修复的方法主要有大电流充电击穿溶解硫酸铅结晶,但是该方法在消除硫化过程中存在加重失水和正极板软化现象,对电池寿命容易造成严重损伤;脉冲充电采用脉冲波使硫酸铅结晶体重新转化为晶体细小、电化学性高的可逆硫酸铅,使其能正常参与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此方法容易导致电池极板剧烈发热、活性物质脱落和失水;在线除硫通过长时间的小电流脉冲充电,剥离极板上的硫酸铅晶体,抑制硫酸铅晶体在极板上的重新附着,此方法使用的设备成本高,修复周期长,电池组修复的一致性差,对严重硫化现象电池修复效果差;化学除硫在电池中加入“活化剂”,在电流的作用下,离子在负极表面富集,使极板表面局部pH 值降低,硫酸铅在碱环境中溶解度增大,表面的硫酸铅部分溶解)此方法活化剂对极板有溶解作用,降低极板机械强度,加速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中国专利201310200492.4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但存在修复剂修复功能不全面,仅对硫化失效电池有效,对其他原因造成的电池失效修复效果不佳,修复剂制备周期长,制备效率低,稳定性差等缺陷。中国专利200610076877.4公开了一种废旧铅蓄电池变化组合脉冲充电修复方法,用常规正、负脉冲充电时间占空比的组合脉冲进行充电到65%至75%,增加组合脉冲中负脉冲充电时间,用新的正、负脉冲充电时间占空比继续充电至80%到90%,仅在负脉冲继续充电的情况下,对蓄电池放电,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和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铅酸蓄电池纳米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修复剂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池修复不全面、操作麻烦、效果差、易造成二次污染、制备周期长、制备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型铅酸蓄电池纳米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是由聚苯乙烯水性螯合聚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改性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硫酸盐、纳米粒子添加剂组成。
所述聚苯乙烯水性螯合聚合为聚苯乙烯亚胺基二乙酸螯合树脂、聚苯乙烯氨基乙酸螯合树脂、聚苯乙烯亚胺基咪唑螯合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改性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为聚(二甲基硅氧烷-3-羟基丙基甲基硅氧烷)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所述硫酸盐为硫酸锂、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恒正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恒正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